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34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0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8 篇 哲学
    • 8 篇 哲学
  • 8 篇 文学
    • 8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4 篇 法学
    • 2 篇 社会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2 篇 历史学
    • 1 篇 考古学
    • 1 篇 中国史
  • 1 篇 工学
    • 1 篇 建筑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兽医学

主题

  • 34 篇 以羊易牛
  • 7 篇 保民而王
  • 4 篇 赵高
  • 4 篇 朱元璋
  • 3 篇 刘瑾
  • 3 篇 杨池生
  • 3 篇 孟子
  • 3 篇 梁惠王
  • 3 篇
  • 3 篇 佳句
  • 2 篇 《齐桓晋文之事》
  • 2 篇 制民之产
  • 2 篇 杨如轩
  • 2 篇 仁术
  • 2 篇 不忍人之心
  • 2 篇 语言风格
  • 2 篇 发政施仁
  • 2 篇 道德情感
  • 2 篇 齐桓晋文之事
  • 2 篇 红军

机构

  • 2 篇 贵州大学
  • 1 篇 清华大学出土文献...
  • 1 篇 山东淄博第四中学
  • 1 篇 东莞市石龙中学
  • 1 篇 安徽灵璧县妇幼保...
  • 1 篇 安徽大学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山东省烟台市委宣...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江苏省如皋县教师...
  • 1 篇 中山大学
  • 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 篇 广东财经大学
  • 1 篇 中山大学哲学系
  • 1 篇 湖北宜昌市七中
  • 1 篇 湖北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临沂大学

作者

  • 3 篇 文伯
  • 2 篇 朱千波
  • 1 篇 潘世莲
  • 1 篇 王疏影
  • 1 篇 NOT FOUND
  • 1 篇 张保振
  • 1 篇 王介平
  • 1 篇 朱少山
  • 1 篇 潘春华
  • 1 篇 千秋叶
  • 1 篇 王经朴
  • 1 篇 刘海鹏
  • 1 篇 孙玉琨
  • 1 篇 马君骅
  • 1 篇 贺宗仪
  • 1 篇 徐唐妮
  • 1 篇 韩宇娇
  • 1 篇 郭晓林
  • 1 篇 王毅鹏
  • 1 篇 黄学凤

语言

  • 3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以羊易牛"
3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儒学及现象学视域下“见”字的哲学语境辨析——以“以羊易牛”典故为例
收藏 引用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 第2期12卷 85-92页
作者: 丁洁云 王新越 广东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 广州510320 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 大连116081
“见”(jiàn)字作为中国哲学的“现象”观念之一,在儒家经典中起着重要作用。聚焦儒家经典语篇《孟子·梁惠王上》,以其中“以羊易牛”典故为例,辨析儒学及现象学视域下“见”字的哲学语境。首先,将“见”字放置于心性现象学语境下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见”字的道德语境探析——以“以羊易牛”典故为例
收藏 引用
汉字文化 2022年 第19期 119-121页
作者: 王毅鹏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550025
“见”字是儒家重要的词汇之一,据统计,“见”字在《论语》中出现了67次,在《孟子》中出现了114次之多。这些出现的统计数字足以表明“见”字对于儒家学说的重要性。本文首先梳理“见”字在儒家典籍中的基本内涵,将问题聚焦于儒学典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存在论基础——对孟子论“以羊易牛”典故的一种分析
收藏 引用
广东社会科学 2016年 第3期 74-80页
作者: 黄凯旋 中山大学哲学系
道德意识的起源可以区分为内在的、外在的和超越的三个层面,其中超越层面可以分为道德宗教和存在论两个境域。它们之间何者更为根本,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孟子对齐宣王论"以羊易牛"的故事,为我们分析道德意识的起源及其基础...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孟子》“以羊易牛”典故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孟子》“以羊易牛”典故中的伦理问题研究
收藏 引用
作者: 王瑞 湖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在《孟子》“以羊易牛”的典故中,孟子用“见牛未见羊也”解释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行为,从而肯定齐宣王的做法,并且引申出“君子远庖厨”的礼记规范,这使后世对这一事件争论颇多。朱熹为孟子的解释做疏解,首先,朱子认为孟子的表述是一...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德育的道德发生学基础与机制——以“以羊易牛”为中心的考察
收藏 引用
教育文化论坛 2021年 第6期13卷 113-118页
作者: 郭晓林 潘世莲 贵州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 贵州贵阳550025
孟子以“本心”证“本性”的性善论为德育的道德发生学基础,即德育何以可能的问题提供了理论根据。孟子通过齐宣王“以羊易牛”之事例表明:个体的道德行为发生乃是由恻隐之心的自觉发动而来,这就必然引出对道德动机的预设。然而,“以羊...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见”的伦理困境及其反思——从《孟子》“以羊易牛”说起
收藏 引用
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1期14卷 11-16,22页
作者: 陈林 厦门大学哲学系 福建厦门361005
孟子以"见牛未见羊"来论证"以羊易牛"合法性的做法,给后世学者解读"以羊易牛"带来了不少困扰。朱熹从"仁术"、"理未形"、"人物有别"等角度替孟子进行辩护。"见牛未见羊"实质是强调"见"中蕴含的恻隐之情在推动人为善中的作用。从这个意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以羊易牛
收藏 引用
中学生阅读(初中版) 2016年 第20期 2-2页
作者: 阿紫 千秋叶
王坐于堂上,有牵牛而过堂下者,王见之,曰:"牛何之?"对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曰:"然则废衅钟与?"曰:"何可废也?以羊易之!"(杨伯峻《孟子译注》,标题为编者所加)【注释】①衅:古代的一种礼仪,当国...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孟子论牛羊之别新解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04年 第6期 33-39页
作者: 彭锋 北京大学哲学系
《孟子·梁惠王》所记载的一个故事中的牛与羊的区别 ,可以用结构主义符号学的方法来思考。在这个故事中 ,齐宣王用“以羊易牛”的策略解决了既不能杀牛又不能废衅钟之礼的两难抉择。从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角度来看 ,这里的牛羊之别 ,是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賢賢易色——試論早期儒家思想中的慾望理念
收藏 引用
出土文献 2012年 第1期 187-198页
作者: 王安國 韓宇嬌 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語言文化學院 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
一、引言在中國早期,人們認爲'德'可以用來滿足人們的感性需求。因此,'德'常常物質化,被比作可用可觸的美食、華服;也被比喻成可聽可觀的音樂、美人或兩性之間的吸引。[1]儘管'德'高於上述事物,但因爲它常被以某種方式與之相類比,繼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耐人寻味的“羊联”
收藏 引用
对联.民间对联故事 2003年 第1期 41-47页
作者: 贺宗仪 山东省烟台市委宣传部 264003
放眼中华联坛,“羊联”同其它生肖联一起构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羊联”也像其它生肖联一样不乏引人注目、耐人寻味之作。 鹅毛雪; 羊角风。 这是《巧对录》卷一所录的一副妙对。此对有二解:一是物名对,二是无情对。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