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440 篇 期刊文献
  • 6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45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322 篇 医学
    • 240 篇 中医学
    • 200 篇 中西医结合
    • 36 篇 临床医学
    • 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 2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 篇 口腔医学
    • 2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11 篇 文学
    • 1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8 篇 管理学
    • 6 篇 公共管理
    • 2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 7 篇 教育学
    • 6 篇 体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6 篇 历史学
    • 6 篇 中国史
    • 2 篇 考古学
  • 4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生物医学工程(可授...
    • 1 篇 食品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公安技术
  • 2 篇 法学
    • 1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理学
    • 1 篇 生物学
  • 1 篇 农学
    • 1 篇 林学
    • 1 篇 水产

主题

  • 451 篇 《诸病源候论》
  • 51 篇 导引法
  • 36 篇 巢元方
  • 27 篇 祖国医学
  • 25 篇 中国医药学
  • 24 篇 《黄帝内经》
  • 23 篇 《内经》
  • 23 篇 中医
  • 19 篇 病源
  • 18 篇 病因病机
  • 13 篇 病名
  • 13 篇 治疗
  • 12 篇 中医学
  • 12 篇 病机
  • 12 篇 诸候
  • 11 篇 《脉经》
  • 10 篇 素问
  • 10 篇 《伤寒杂病论》
  • 10 篇 证候
  • 10 篇 中医治疗

机构

  • 23 篇 北京中医药大学
  • 9 篇 陕西中医学院
  • 7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
  • 7 篇 湖南中医学院
  • 7 篇 南京中医学院
  • 5 篇 山东中医药大学
  • 5 篇 湖北中医药大学
  • 4 篇 成都中医药大学
  • 4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 4 篇 黑龙江中医学院
  • 4 篇 湖南中医药大学
  • 4 篇 南京中医药大学
  • 3 篇 中医研究院医史文...
  • 3 篇 甘肃中医学院
  • 3 篇 天津中医药大学
  • 3 篇 湖北中医学院
  • 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
  • 3 篇 北京联合大学
  • 3 篇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
  • 3 篇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作者

  • 31 篇 谢青云
  • 6 篇 刘天君
  • 5 篇 沈寿
  • 4 篇 刘峰
  • 4 篇 魏玉龙
  • 4 篇 孙溥泉
  • 4 篇 张再良
  • 3 篇 陈增岳
  • 3 篇 才文有
  • 3 篇 郭振球
  • 3 篇 丁丽玲
  • 2 篇 王成荣
  • 2 篇 郭旭光
  • 2 篇 郑洪新
  • 2 篇 方洋
  • 2 篇 张海波
  • 2 篇 尚启东
  • 2 篇 张鑫政
  • 2 篇 黄星垣
  • 2 篇 余如霞

语言

  • 451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诸病源候论》"
451 条 记 录,以下是51-60 订阅
排序:
《诸病源候论》中“”的内涵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0年 第9期26卷 1239-1241页
作者: 赵宗耀 陈家旭 陈剑北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 北京100029
”是《诸病源候论》述核心,笔者通过梳理书中所有“”的内在含义,提出有内、外之分。内是供以常达变之用的生理性对应规律,外是供司外揣内之用的病理性征兆关系。全书“”共2028处,其目录中凡1823处均属外,正文...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阐释先兆流产的病因病机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9年 第10期25卷 1354-1355页
作者: 庄淑涵 周萱 田之魁 曹姗 王泓午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300193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300052 湖北中医药大学 武汉430070
先兆流产为妇科常见病,对胚胎的正常发育以及孕妇的身心健康有不利影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第一部述病因病机和证的专著,其对于先兆流产病因病机的述最多创见。本文经过整理、分析《诸病源候论》中...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分类渊源探析
收藏 引用
中医药学报 2011年 第4期39卷 150-152页
作者: 张志峰 湖北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 湖北武汉430061
《诸病源候论》所载病收录齐备、分类合理、述详尽,通过探析该书与隋以前医学分科和病分类的渊源,认为魏晋南北朝医学分科体系的形成,为《诸病源候论》分类奠定了基础,而该书又吸取了分散于各专著中的病分类成果,使之成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中口腔疾病的病因病机特点分析
收藏 引用
国际中医中药杂志 2013年 第2期35卷 163-165页
作者: 肖燚 莫芳芳 张董晓 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口腔科 100078 北京中医药大学养生学研究所 100029
隋代巢元方所著《诸病源候论》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病因病机学专著,该书在认真整理和发掘前辈医学思想的基础上,不仅增加了新病种,而且丰富了症状描述,并采用病因与发病途径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类,逐病逐审求病因,将每一病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不孕症相关病因病机浅析
收藏 引用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4年 第11期12卷 6-7页
作者: 吴燕君 江晓东 广东省中医院妇科 广州510120
不孕症病因病机源远流长,本文试对《诸病源候论》中不孕症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巢氏认为不孕病因有外感风寒、外感湿邪、房事不节等,并认为不孕症与男女双方均有关系,病机有肾虚、血瘀、痰湿等,对后世临床上有重要临床指导作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腹胀”导引法
收藏 引用
家庭中医药 2018年 第10期25卷 64-65页
作者: 谢青云
原文腹胀者,由阳气外虚,阴气内积故也。阳气外虚,受风冷邪气;风冷,阴气也,冷积于腑脏之间不散,与脾气相拥,虚则胀,故腹满而气微喘。简析肚腹胀满,是因为体表的阳气虚,阴气在体内积聚造成的。因为体表阳气虚,所以容易感受风冷邪气入侵;...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对急症的述和贡献
收藏 引用
辽宁中医杂志 1986年 第6期 17-18页
作者: 黄星垣
诊断《诸病源候论》对急症诊断的述和贡献,主要是从病机分析角度,对相似的急,进行鉴别诊断。其中对赤疹和白疹,风痱与偏枯,伤寒厥与寒热厥,黄疸与急黄,真心痛与心痛,关与格,上气与逆气,短气与少气等的鉴别述较详。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淋证相关理浅析
收藏 引用
湖北中医杂志 2022年 第3期44卷 38-41页
作者: 闫丽君 潘和长 湖北中医药大学 湖北武汉430065 湖北中医药大学附属鄂州中医医院 湖北鄂州436099
《诸病源候论》为隋代巢元方所著,该书总结了隋代以前的医学成就,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中医病因病机证学专著,对淋证的病机进行了高度概括,见解性的提出了“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的观点。现对其关于淋证相关理进行整理分析,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辨治糖尿病肾脏疾病分析
收藏 引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 第1期38卷 47-49页
作者: 王琦 曲晓璐 上海市浦东新区浦南医院 上海200125
《诸病源候论》为我国第一部中医病因证学专著,本文立足于《诸病源候论》对糖尿病肾病相关证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分析其主要病机为肾脏气、阴两虚,治疗当以补气滋阴为主,此书为我国现代中医研究糖尿病肾脏疾病提供了理依据。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诸病源候论》导引系列之“风不仁”导引法
收藏 引用
家庭中医药 2016年 第6期23卷 66-67页
作者: 谢青云
风不仁导引法原文风不仁者,由荣气虚,卫气实,风寒入于肌肉,使血气行不宣流。其状,搔之皮肤如隔衣是也。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