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8 篇 期刊文献
  • 13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181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3 篇 文学
    • 104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21 篇 外国语言文学
    • 2 篇 新闻传播学
  • 31 篇 教育学
    • 28 篇 教育学
    • 2 篇 体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20 篇 法学
    • 11 篇 社会学
    • 5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4 篇 政治学
    • 3 篇 民族学
    • 1 篇 法学
  • 11 篇 管理学
    • 5 篇 公共管理
    • 3 篇 工商管理
    •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 篇 哲学
    • 3 篇 哲学
  • 3 篇 经济学
    • 2 篇 理论经济学
    • 2 篇 应用经济学
  • 1 篇 工学
    • 1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医学
    • 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 篇 军事学
    • 1 篇 军制学
    • 1 篇 军事后勤学

主题

  • 181 篇 “给”
  • 13 篇 语法化
  • 9 篇 介词
  • 8 篇 普通话
  • 7 篇 句式
  • 7 篇 “与”
  • 6 篇 动词
  • 5 篇 “把”字句
  • 5 篇 处置式
  • 5 篇 “拿”
  • 5 篇 句法结构
  • 4 篇 用法
  • 4 篇 标记
  • 4 篇 “在”
  • 4 篇 语法意义
  • 4 篇 give
  • 4 篇 “要”
  • 4 篇 北京话
  • 4 篇 间接宾语
  • 4 篇 偏误

机构

  • 6 篇 中山大学
  • 4 篇 浙江大学
  • 3 篇 暨南大学
  • 3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3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
  • 3 篇 武汉大学
  • 2 篇 南京大学
  • 2 篇 安徽大学
  • 2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2 篇 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2 篇 吉林大学
  • 2 篇 新加坡国立大学
  • 2 篇 湖南大学
  • 2 篇 上海财经大学
  • 2 篇 曲阜师范大学
  • 2 篇 四川大学
  • 2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2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2 篇 汕头大学

作者

  • 4 篇 李炜
  • 2 篇 周红
  • 2 篇 路广
  • 2 篇 吴洁雅
  • 2 篇 王恩旭
  • 2 篇 陈辉
  • 2 篇 周国光
  • 2 篇 郭文斌
  • 1 篇 陈业华
  • 1 篇 张国华
  • 1 篇 马宁
  • 1 篇 陈英
  • 1 篇 张玉苹
  • 1 篇 江艳艳
  • 1 篇 黄瓒辉
  • 1 篇 陈凤
  • 1 篇 胡志芬
  • 1 篇 许雁
  • 1 篇 赵芳
  • 1 篇 刘云

语言

  • 178 篇 中文
  • 3 篇 日文
检索条件"主题词=“给”"
18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互动视角下近代南北官话“给”表被动用法的演变
收藏 引用
古汉语研究 2024年 第2期 113-125页
作者: 孟繁杰 李焱 厦门大学国际中文教育学院 福建厦门361000 厦门大学中文系 福建厦门361000
近代官话中“给”的被动用法的产生并非一个单线演变的过程。表示予义的“给”首先出现于北方官话中,受满语影响产生了少量的被动用法,并随着满语的衰退而萎缩。表示“予”义的“给”传入南方后,对闽、吴等方言区表示“予”义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给”与“V”不对称的实证研究
收藏 引用
语言研究 2005年 第1期25卷 26-33页
作者: 延俊荣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江苏南京210097
“给”与“V”后均可接两个名词性短语,一般称其为双宾语,表示“予”义。以往研究充分地描写了双宾语结构,却部分地忽视了“给”与“V”在语言学上的不对称。文章以受限语料统计为基础,就“给”与“V”在语言学上的不对称进行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兼表被动和处置的“给”的语法化
收藏 引用
世界汉语教学 2004年 第3期18卷 15-26页
作者: 石毓智 新加坡国立大学
“给”在现代汉语中具有相当独特的用法,既可以用作被动标记引入施事,又可以用作处置标记引入受事,同时它还可以单独出现在被动式和处置式的谓语动词之前。而且类似的情况也存在于很多汉语方言之中。本文调查“给”的这些用法在现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动词“给”语法化过程的义素传承及相关问题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05年 第2期 130-138页
作者: 刘永耕 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室 350007
本文着重考察动词""语法化为介词和助词过程中的义素传承和词义滞留的情况。予动词""具有五个义素:A.予者;B.发出;C.予物;D.使获得;E.接受者。这五个义素也是予义的基本义素。介词""不具有予义所必需的义素,予义中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加强处置/被动语势的助词“给”
收藏 引用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04年 第1期 55-61页
作者: 李炜 唐钰明 不详 中山大学中文系 510275
本文从历时和共时两个方面对处置式、被动式以及与处置式密切相关的“N受 N施VP”式中的助词“给”进行了考察与分析。本文认为 ,这些句式中的“给”性质是相同的 ,有其共同的语法、语义特点 ,在句中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处置 /被动语势。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冗余“给”的分布式形态学分析
收藏 引用
外语教学与研究 2023年 第1期55卷 28-40,158,159页
作者: 杨彤 程工 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 浙江省杭州市310058
汉语的“把”字句、被动句和作格句中常出现冗余的“给”字。本文以分布式形态学的语态(Voice)假说为依据,尝试对出现在这三类句式中的“给”作出统一的解释。我们首先通过考察“给”的历时变化和使用限制确定其句法性质,然后根据副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北京话被动标记“给”的来源及历时演变
收藏 引用
中国语文 2018年 第4期 395-407,510页
作者: 刘云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文学院
本文依托大规模新发掘语料,对北京话被动标记""的来源和历时演变进行了系统考察,将长被动用法的语义演变路径总结为:予>可控容让>不可控容让>长被动,并引入[自主]、[变化]、[可控]等参数刻画施动向受动转化的渐变过程。受同类标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平话、粤语与壮语“给”义的词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07年 第5期 57-62页
作者: 覃远雄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北京100732
本文分别讨论平话、粤语和壮语"予"义词的来源,证明语言接触可以引起某一成分辗转融合渗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台语“给”的用法
收藏 引用
民族语文 2006年 第6期 17-23页
作者: 杨光远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 昆明650223
德宏傣语haw31“给”是动词,也充当介词,并可作为使役标志。本文结合词义和语法,对傣语、壮语、布依语、泰语等语言表示“予”的动词的用法和主要特征进行比较和分析。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给”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语用界面意义研究:默认语义学模式
“给”语法化过程中的语义-语用界面意义研究:默认语义学模式
收藏 引用
作者: 韩嘉毓 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近年来,汉语动词“给”的意义问题受到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大多数前人研究聚焦于从句法学、语义学或语用学等视角对“给”进行描写和分析,能够从句法、语义或语用层面全面地阐释“给”的意义,但同时也显露出以往研究的局限性,即“给”...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