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2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 篇 理学
    • 1 篇 地质学

主题

  • 2 篇 地球外壳
  • 2 篇 地球
  • 2 篇 地球内部
  • 2 篇 行星
  • 2 篇 地壳
  • 1 篇 测高计
  • 1 篇 软流层
  • 1 篇 陨石
  • 1 篇 花岗岩
  • 1 篇 震波
  • 1 篇 重力场
  • 1 篇 断块
  • 1 篇 板块
  • 1 篇 地球磁场
  • 1 篇 地震波速
  • 1 篇 基性岩
  • 1 篇 玄武岩
  • 1 篇 卫星轨道
  • 1 篇 冲击波
  • 1 篇 板块构造学

作者

  • 2 篇 richard fifield
  • 1 篇 罗希均
  • 1 篇 朱来东

语言

  • 2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Richard Fifield"
2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从太空观测地球的形状
收藏 引用
宝石和宝石学杂志(中英文) 1985年 第3期 94-98页
作者: richard fifield 朱来东
二十世纪最令人惊奇的成就之一是从一颗人造卫星上的实验所收集的资料中提供了一些最引人注目的地球行星的影像。这颗卫星是美国宇航局(NASA)在1978年夏天发射的海洋卫星。虽然,它在太空仅逗留了三个月,但是,它所收集的关于地球形状的...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地球的构造
收藏 引用
世界科学 1988年 第12期 37-39页
作者: richard fifield 罗希均
对密度的感知亦证明是发现地球构造的一种有效方法。当然,我们不能直接看到我们这个行星的内部。光无法穿过岩石。但是,来自地震的压力波或冲击波却可以。当这些波通过岩石时,其速度和路线会因岩石不同而发生变化。因此,地质学家们能通...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