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8 篇 期刊文献

馆藏范围

  • 18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7 篇 教育学
    • 17 篇 教育学

主题

  • 4 篇 学习活动
  • 2 篇 新诗
  • 2 篇 高中语文
  • 2 篇 学生
  • 2 篇 表达
  • 2 篇 关键能力
  • 2 篇 写作指导
  • 2 篇 立德树人
  • 2 篇 家书课程
  • 2 篇 创意
  • 1 篇 初中生
  • 1 篇 忧伤
  • 1 篇 性格特征
  • 1 篇 师生共学
  • 1 篇 中考语文
  • 1 篇 高中教材
  • 1 篇 史记
  • 1 篇 诗词解构
  • 1 篇 活动设计
  • 1 篇 综合性学习活动

机构

  • 9 篇 南京市第一中学
  • 6 篇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
  • 1 篇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
  • 1 篇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

作者

  • 18 篇 魏荣葆
  • 2 篇 田家耀
  • 2 篇 包旭东
  • 2 篇 陈丹

语言

  • 18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魏荣葆"
18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构建新诗写作课程 引导学生创新表达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 2015年 第6期 25-27页
作者: 魏荣葆 南京市第一中学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研读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以新诗写作作为突破口,构建新诗写作课程,引导学生有创意地表达,从而提升学生的创新表达能力。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构建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家书文化课程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 2022年 第3期 33-36页
作者: 魏荣葆 陈丹 南京市第一中学 南京210001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教研室 江苏常熟215500
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家书文化课程,是基于人的发展而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家书为载体,充分发挥家书独特的“立德树人”功能,系统构建具有生活教育意义的家书文化课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活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构建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家书文化课程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 2022年 第1期 33-36页
作者: 魏荣葆 陈丹 南京市第一中学 南京210001 江苏省常熟市教育局 江苏常熟215500
指向语文学科关键能力的家书文化课程,是基于人的发展而开展的语文实践活动.它以学生的问题为出发点,以家书为载体,充分发挥家书独特的"立德树人"功能,系统构建具有生活教育意义的家书文化课程,积极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的学习活动.
来源: 博看期刊 评论
在模仿中创新──初中语文第一阶段阅读中的作文渗透浅谈
收藏 引用
高校教育管理 1994年 第4期 118-121,128页
作者: 魏荣葆 田家耀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诗词解构:融合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的语文活动
收藏 引用
江苏教育 2017年 第67期 30-31,59页
作者: 魏荣葆 包旭东 南京市第一中学
中学阶段古典诗歌教学'少慢差费'现象严重,特别是选修阶段的教学,一味地采用'精细讲解'的教学方式弊端重重。'诗词解构'这种融诗歌鉴赏与文学微写作为一体的语文活动,能引导学生从另一途径完成诗歌的自主学习,同时引领学生进行文学微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读书须知出入法”——整本书阅读策略探微
收藏 引用
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 2018年 第9期 18-22页
作者: 魏荣葆 包旭东 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 210001
"读书须知出入法。"出入读书法凝聚着前人宝贵的阅读经验,是基于学生立场的阅读方法,是自主建构阅读整本书经验的重要方法。基于出入读书法,整本书阅读可这样开展:调整阅读期待,进入阅读情境;"见得亲切",成为作者的知音;"用得透脱",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五颜六色的雪花
收藏 引用
新语文学习(中学教学) 2011年 第1期 32-32页
作者: 魏荣葆 南京市第一中学 210001
2010年11月19日下午5点30分,开完高三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我就想到班上找一个期中考试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谈话.来到高三(1)班门口,只听教室一片欢笑,我十分诧异,便推门走进教室.呵呵,所有的学生都不在座位上!
来源: 博看期刊 评论
在模仿中创新
收藏 引用
高中语文教与学 1995年 第4期
作者: 魏荣葆 田家耀
来源: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