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72,690 篇 期刊文献
  • 7,065 篇 报纸
  • 2,737 篇 会议
  • 1,718 册 图书
  • 1,536 篇 学位论文
  • 5 篇 多媒体

馆藏范围

  • 85,317 篇 电子文献
  • 456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2,139 篇 工学
    • 2,770 篇 机械工程
    • 2,31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643 篇 电气工程
    • 1,613 篇 土木工程
    • 1,47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305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1,300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065 篇 水利工程
    • 954 篇 建筑学
  • 18,315 篇 医学
    • 11,700 篇 临床医学
    • 2,05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391 篇 中医学
    • 1,110 篇 中西医结合
    • 958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9,468 篇 经济学
    • 8,779 篇 应用经济学
  • 7,945 篇 教育学
    • 2,852 篇 教育学
  • 6,058 篇 理学
    • 1,813 篇 化学
    • 1,100 篇 生物学
  • 5,770 篇 农学
    • 1,083 篇 作物学
    • 994 篇 畜牧学
    • 919 篇 园艺学
  • 5,469 篇 法学
    • 2,044 篇 政治学
    • 1,246 篇 法学
  • 4,983 篇 管理学
    • 1,873 篇 工商管理
    • 1,169 篇 公共管理
    • 1,15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3,582 篇 文学
    • 2,21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955 篇 新闻传播学
  • 2,135 篇 哲学
  • 1,582 篇 历史学
    • 976 篇 中国史
  • 1,508 篇 艺术学
  • 453 篇 军事学

主题

  • 974 篇 中国
  • 691 篇 治疗
  • 490 篇 诊断
  • 413 篇 应用
  • 324 篇 企业
  • 285 篇 对策
  • 225 篇 企业管理
  • 183 篇 患者
  • 176 篇 研究
  • 171 篇 儿童
  • 162 篇 设计
  • 154 篇 管理
  • 147 篇 防治
  • 146 篇 日本
  • 132 篇 疗效
  • 129 篇 发展
  • 123 篇 学生
  • 114 篇 质量控制
  • 111 篇 并发症
  • 108 篇 中医药疗法

机构

  • 584 篇 北京大学
  • 525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324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262 篇 四川大学
  • 235 篇 山东大学
  • 196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187 篇 郑州大学
  • 162 篇 华中师范大学
  • 148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145 篇 清华大学
  • 138 篇 福州大学
  • 131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130 篇 国防科技大学
  • 128 篇 上海理工大学
  • 114 篇 天津大学
  • 111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105 篇 华东师范大学
  • 104 篇 武汉理工大学
  • 99 篇 辽宁师范大学
  • 98 篇 东南大学

作者

  • 682 篇 叶舒宪
  • 654 篇 那开宪
  • 606 篇 孙宪超
  • 569 篇 徐光宪
  • 448 篇 贡宪云
  • 297 篇 张国宪
  • 238 篇 卜宪九
  • 230 篇 吴庆宪
  • 227 篇 孟宪毅
  • 205 篇 王应明
  • 198 篇 王应雄
  • 178 篇 曾宪瑞
  • 162 篇 王应宽
  • 161 篇 曾宪烨
  • 155 篇 李光宪
  • 144 篇 王应
  • 136 篇 赵心宪
  • 125 篇 吴正宪
  • 124 篇 王清宪
  • 114 篇 边宪华

语言

  • 85,389 篇 中文
  • 337 篇 英文
  • 1 篇 其他
检索条件"作者=王应宪"
85751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感情”和“理性”之间: 吕思勉的民族主义论
收藏 引用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 第3期50卷 184-189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民族主义是近代中国重要的社会思潮之一,也是影响中国近代史学发展的主要因素。新史学家吕思勉承袭了中外民族和民族主义理论,从中国历史情境中理解民族问题,探寻民族主义的思想因子及其演变脉络。他从“西来说”转向“中国本部论”认...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史海津梁:历史辞典与中国近代史学
收藏 引用
人文杂志 2022年 第7期 12-22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在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浪潮中,历史辞典汲取域外辞书资源而发生,顺应新史学思潮而发展,成为历史著述的新形式。时人围绕历史辞典的编纂多有创议,也作出了初步探索,有《中华历史地理大辞典》《中国历史小辞典》《历史小辞典》三部专科辞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田汉佚文《怎样度过这冬天》及其“专访”
收藏 引用
新文学史料 2022年 第1期 164-167页
作者: 王应宪 不详
笔者在翻阅现代报刊文献过程中,发现1947年12月12日第13期上海《现实》"新闻双周报" "专论"栏目首篇刊有田汉《怎样度过这冬天》一文,失收于2000年花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田汉全集》,当系佚文;该期刊物开篇是记者唐琼对于田汉的"专访"...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化经为史”:吕思勉经学观新论
收藏 引用
史林 2022年 第2期 169-178,222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0241
吕思勉早年习染常州今文学风,思想中存留今文经学印记,然而经学仅是构成其学术体系的元素而非底色。吕思勉以历史学的眼光审视经书的价值,遵从求真治史的原则,抛却了今古和汉宋的家法和门户之见,重新分类、诠释儒家经典,化经书为史料,...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张邃青及其《史通》研究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问题 2022年 第6期 77-82,206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200241
《史通》是古代史学批评的经典之作,近代以来,西方现代史学思潮纷涌而入国门,新旧人士从中西比较中讨论“旧史学”之发生发展及利弊得失,《史通》成为近人审视传统史学的重要凭藉。中州史家张邃青于《史通》多有探索,深有创见,所作《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制造国民:近代修身教科书的政治诉求
收藏 引用
历史教学问题 2012年 第4期 93-98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修身科作为近代新学制科目,在国民教育中承担道德教化的功能。作为修身教育载体的修身教科书在传播知识、启蒙思想中起到积极作用。通过对修身教科书的历史考察和文本分析,梳理国民道德教育的演变轨迹,反思其中投射出的政治诉求,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旧学新制:京师大学堂经科大学史事考
收藏 引用
史林 2018年 第1期 96-107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在中国近代学术转型过程中,传统经学教育也经历了重构过程。张之洞在奏定学堂章程中特设经学科,赋予经学独立的学科地位。宣统二年京师大学堂兴办经科大学,以专门分科的形式,首次将经学纳入现代教育体制。由于时风趋新,旧学衰微,兴办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20世纪上半叶中国史学史学科建设再探讨
收藏 引用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 第5期44卷 50-57,154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上海200241
近代以来,新史学思潮汹涌澎湃,传统史学现代转型的步履加快了。在历史学的科学化进程中,中国史学史逐渐发育成为历史学的新兴分支学科,并典型地表现在大学教育中。在制度建置、课程体系、教员教本方面都已具有一定规模,中国史学史的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吕思勉先生的史学观
收藏 引用
史学理论研究 2018年 第3期 13-17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
吕思勉先生是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新史学的践行者,一生以“真正的学者”为志,绝名利之念,为学术而努力,为教育而尽瘁。吕氏治史“通贯各时代,周赡各领域”,严耕望:《治史三书》,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193页。会通中外以成一家之言,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贝琪及其《吴学甄微》考述
收藏 引用
史学史研究 2012年 第2期 92-96,116页
作者: 王应宪 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 上海200241
上海图书馆所藏贝琪稿本《吴学甄微》承袭章太炎、梁启超、刘师培诸家论说,以人为纲,以学为纬,注重学者的授受源流、学术特质以及与吴派的相关度,考察吴派经学的源流变迁与盛衰之迹,是吴学系谱的专论之作。书末有章太炎、金天羽、陈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