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76 篇 期刊文献
  • 7 册 图书
  • 2 篇 会议
  • 1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81 篇 电子文献
  • 5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15 篇 哲学
    • 115 篇 哲学
  • 5 篇 法学
    • 3 篇 政治学
    • 1 篇 社会学
    • 1 篇 民族学
  • 5 篇 历史学
    • 5 篇 中国史
  • 4 篇 教育学
    • 4 篇 教育学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3 篇 管理学
    • 2 篇 公共管理
    • 1 篇 工商管理
  • 1 篇 工学
    • 1 篇 机械工程
    • 1 篇 软件工程
  • 1 篇 艺术学
    • 1 篇 美术学

主题

  • 25 篇
  • 19 篇 博爱
  • 14 篇 理学
  • 12 篇 生生
  • 9 篇 天地之心
  • 7 篇 仁爱
  • 6 篇 中国哲学
  • 6 篇 经学
  • 6 篇 性善
  • 6 篇 性与天道
  • 6 篇 朱熹
  • 5 篇 中国
  • 5 篇
  • 5 篇 心学
  • 5 篇
  • 5 篇 胡宏
  • 4 篇 本心
  • 4 篇 同善
  • 4 篇
  • 4 篇 儒学

机构

  • 116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4 篇 山东大学
  • 2 篇 孔子研究院
  • 1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 篇 中国艺术研究院
  • 1 篇 南京大学
  • 1 篇 长沙理工大学
  • 1 篇 北京大学
  • 1 篇 school of foreig...
  • 1 篇 中央财经大学
  • 1 篇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
  • 1 篇 上海书协驻会
  • 1 篇 中国书协
  • 1 篇 清华大学
  • 1 篇 北京师范大学
  • 1 篇 印度哲学大会
  • 1 篇 北京语言大学
  • 1 篇 厦门大学
  • 1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1 篇 中国书协第七届学...

作者

  • 185 篇 向世陵
  • 3 篇 辛晓霞
  • 2 篇 吴亚楠
  • 2 篇 张立文
  • 2 篇 罗安宪
  • 2 篇 王艳芬
  • 2 篇 李记芬
  • 1 篇 祝帅
  • 1 篇 许家星
  • 1 篇 樊碧博
  • 1 篇 张冰
  • 1 篇 k·s·穆尔蒂 向世陵...
  • 1 篇 梁超
  • 1 篇 朱天曙
  • 1 篇 王启溦
  • 1 篇 hou jian
  • 1 篇 邓宝剑
  • 1 篇 陆明君
  • 1 篇 张利民
  • 1 篇 刘恒

语言

  • 18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向世陵"
186 条 记 录,以下是11-20 订阅
排序:
刍议汉儒到宋儒的“正君心”说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11年 第3期 23-28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从董仲舒开始的独尊儒术,为在治国理念上贯彻"正君心"的儒家精神内涵提供了条件。在独尊儒术的氛围下,儒者能够在匡正君心和改良国家政治方面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干,而儒术的衰颓则直接影响着这一进程。不论汉儒还是宋儒,基于对"明德惟...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郭店竹简“性”“情”说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1999年 第1期 70-78,86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性”“情”是中国哲学的基本范畴。《郭店楚墓竹简》的出版使对先秦性情说的展开研究成为可能。本文以竹简儒家著作为七十子弟子所作为前提,从孔子的“性近习远”说开始,将其性情思想置于孔、孟之间的历史背景下,重点围绕物之动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性之本体是如何”——朱熹性论的考究
收藏 引用
孔子研究 2011年 第3期 46-54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朱熹的理本论体系是在对"性之本体"问题的思考中逐步充实和完善起来的。朱熹主张"性之本体"与"性"的"二性"和"继之者善"与"人性善"的"二善"说。性之本体是先天完具的仁义礼智,是实理,性兼理气而善专指理。弄清性之本体为何并由此去构筑...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胡宏的理欲、义利之辨及其价值思考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4年 第1期8卷 12-18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理欲、义利之辨是理学伦理观的中心课题,胡宏给予了新的思考。提出理欲同体异用,主张从价值评价而不是客观事实上进行分辨;弘扬孔颜乐处,突出精神的追求;倡导以义为利,注重道义和利益的结合;指出利益和事功也是评价历史的重要尺...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程学传承与道南学派
收藏 引用
社会科学战线 2005年 第2期 30-36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二程洛学由“道南”而广播, 学术兴趣的差异和理论走向的不同逐步形成为闽学和湖湘学两系, 然二程著作的搜集、《春秋》、《中庸》的研究与心性思辨的展开成为两系学者相互交流的直接纽带。在道南学派的传承中, 治《春秋》与《中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朱熹对吕学的批评及吕祖谦学问观一瞥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18年 第5期 141-147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 教授北京100872
朱熹对吕祖谦学术的评价多为负面,为学之序上朱学与吕学分歧是一个重要的原因。吕祖谦治学注重读史,但以朱熹理学的"道理"标准衡量,史书叙述的无非是利益的争斗,是成王败寇的效果决定论,根本泯灭了理学所要高扬的"大原本上"的价值。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性与天道”问题与宋明理学分系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3年 第4期17卷 126-132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872
 "性与天道"问题是中国本体论哲学的基本思想资源,在孔孟以后却被儒家所丢弃。魏晋玄学家以对性与天道的新解走出了沉闷的汉代天人之辨。唐宋以后儒家的复兴实际上是"复性",理学家由复性开始了对性与天道的自觉体认。他们既接续了性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和一、和同观念与和谐社会的构建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06年 第11期38卷 24-29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北京100872
“和谐”包括从民族关系而论的国家统一和从社会关系而论的国家安定两大内容。在实现和操作方式上,则主要有“和一”与“和同”等不同的进路。“和一”,意味着在循守等级职分和社会分工前提下的国家上下协同一心;“和同”,则是以和兼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与玄学的兴起
收藏 引用
文史哲 2003年 第5期 71-76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北京100872
汉魏晋学术的走向是在“同”与“统”、“变”与“常”的纠结中向前推进的。不论是“三同”还是“一统”,天、道都是既变又不变 ,儒家天道必须为自身的合法性进行论证。百家之统合其实不在于学派的门户 ,而在于是否能够从理论上说明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哲学“变”学论纲
收藏 引用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1998年 第6期12卷 51-56+129-130页
作者: 向世陵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
与实体范畴不同,“变”学主要侧重于属性、状态和活动的方面。但“变”又与实体范畴密不可分,与确定的实体相互依存并促成实体范畴的实现。“变”是一个开放和兼容的系统,是中国辩证思维哲学最根本的理论支柱。“变”有气、形、物等...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