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63,540 篇 期刊文献
  • 13,751 篇 报纸
  • 7,122 篇 会议
  • 3,372 册 图书
  • 2,851 篇 学位论文
  • 11 篇 多媒体

馆藏范围

  • 189,795 篇 电子文献
  • 854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49,847 篇 工学
    • 6,790 篇 机械工程
    • 5,387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3,632 篇 土木工程
    • 3,49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3,479 篇 电气工程
    • 3,142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2,866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2,474 篇 水利工程
    • 2,377 篇 矿业工程
  • 44,186 篇 医学
    • 28,676 篇 临床医学
    • 4,718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405 篇 中西医结合
    • 2,800 篇 中医学
    • 2,440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2,337 篇 基础医学(可授医学...
  • 21,199 篇 经济学
    • 18,982 篇 应用经济学
    • 2,552 篇 理论经济学
  • 16,052 篇 教育学
    • 6,283 篇 教育学
  • 15,460 篇 理学
    • 4,029 篇 化学
    • 3,182 篇 生物学
    • 2,553 篇 物理学
  • 13,778 篇 农学
    • 3,155 篇 作物学
    • 2,320 篇 畜牧学
  • 12,488 篇 法学
    • 4,974 篇 政治学
    • 2,993 篇 法学
  • 10,764 篇 管理学
    • 4,179 篇 工商管理
    • 2,758 篇 公共管理
    • 2,607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6,891 篇 文学
    • 3,90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977 篇 哲学
  • 3,028 篇 艺术学
  • 2,973 篇 历史学
  • 901 篇 军事学

主题

  • 2,477 篇 中国
  • 1,733 篇 治疗
  • 1,340 篇 诊断
  • 988 篇 应用
  • 689 篇 企业
  • 578 篇 对策
  • 563 篇 企业管理
  • 476 篇 设计
  • 443 篇 研究
  • 442 篇 儿童
  • 404 篇 并发症
  • 392 篇 防治
  • 338 篇 发展
  • 324 篇 问题
  • 313 篇 创新
  • 291 篇 老年人
  • 279 篇 大鼠
  • 268 篇 疗效
  • 266 篇 影响因素
  • 258 篇 学生

机构

  • 1,222 篇 北京大学
  • 825 篇 武汉大学
  • 801 篇 清华大学
  • 785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748 篇 山东大学
  • 735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708 篇 吉林大学
  • 707 篇 四川大学
  • 688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643 篇 大连理工大学
  • 586 篇 哈尔滨工业大学
  • 508 篇 东北大学
  • 489 篇 沈阳农业大学
  • 470 篇 郑州大学
  • 464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 457 篇 天津大学
  • 399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368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356 篇 青岛大学
  • 340 篇 华南理工大学

作者

  • 1,847 篇 易宪容
  • 1,471 篇 张宪
  • 1,159 篇 温宪
  • 1,056 篇 王宪
  • 965 篇 陈宪
  • 909 篇 孟宪军
  • 608 篇 孟宪华
  • 606 篇 孙宪超
  • 591 篇 孟宪峰
  • 584 篇 孔宪涛
  • 579 篇 孟宪臣
  • 575 篇 吴宪
  • 550 篇 叶舒宪
  • 545 篇 孟宪平
  • 543 篇 孟宪生
  • 540 篇 刘宪
  • 512 篇 那开宪
  • 482 篇 孟宪伟
  • 457 篇 孟宪忠
  • 424 篇 曾宪涛

语言

  • 189,814 篇 中文
  • 799 篇 英文
  • 1 篇 其他
检索条件"作者=叶舒宪"
190647 条 记 录,以下是71-80 订阅
排序:
从玉石之路到佛像之路——本土信仰与外来信仰的置换研究之二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 2015年 第6期 27-36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于阗作为中国玉石之路起点的和田玉原产地,对华夏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运输玉石的路径是在华夏统治者的强烈需求与活跃在于阗至河西走廊一带的印欧人种的月氏人共同开辟出来的,伴随着于阗成为佛教国家,再度开启西佛东输的传教运动...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新时代”运动的文学冲击波——从《塞来斯廷预言》到《哈利·波特》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02年 第2期 9-12页
作者: 叶舒宪
现代性是近年学界广泛关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 ,本身便意味着人们对世界近代以来的发展路径和方向及其所包含的思想方式和价值观念的总体反思。叶舒宪先生从“文化寻根”的立场展开讨论 ,着眼于今日西方民间和学界对现代性问题的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文学中探寻历史信息--《山海经》与失落的文化大传统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2年 第2期32卷 24-31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本文以《山海经》从小说变为可信史料这一现代学术案例,说明从文学中探寻历史信息的重要性,展示多学科视野的四重证据法对于走出文本束缚,打通文史哲的界限,重建中国文化大传统的方法论意义。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玉”礼器:原编码中国——《周礼》六器说的大传统新求证
收藏 引用
文化遗产 2019年 第5期 106-111,I0003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
文学人类学派提出文化理论和方法论,将先于汉字的华夏文化作为大传统,神圣玉礼器为文化符号的原编码;将甲骨文以来的汉字书写视为华夏文明的文化再编码。依据此原理,重新认识中国文化需要从原编码探寻再编码的所以然。本文以《周礼》记...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如何恢复中国记忆
收藏 引用
南方文坛 2017年 第2期 86-87页
作者: 叶舒宪 中国社科院文学所
对于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而言,最为珍视的东西就是自己的文化记忆。用甲骨文以来的汉字书写而成的中国史,是三千多年。考古发现表明,用玉器书写的中国史,是八千年。这个道理仅仅是在最近三十年才得以明了。就连孔子和司马迁也不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统一中国的三大浪潮说——文化大传统视角的新理论建构
收藏 引用
上海文化 2019年 第10期 5-12,105,125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
本文基于万年文化大传统的新知识视角,提出中国文化曾经经历过三次统一浪潮的理论,即玉文化和汉字分别在距今4000年和3000年先后开启第一和第二次统一浪潮,秦始皇的大帝国完成的是第三次统一。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主持人语
神话研究集刊
收藏 引用
神话研究集刊 2023年 第2期9卷 1-2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神话学研究院
2023年9月24日是萧兵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日。《神话研究集刊》特在本集设置“萧兵先生纪念专栏”,组织三代学人的五篇文稿,以示追怀先哲、弘扬神话学和文学人类学研究之旨意。在改革开放以来的我国神话学研究复兴中,萧兵先生一马当...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信仰迷失的时代寻觅“鹰熊”——文学人类学视野中的朱鸿及其散文
收藏 引用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年 第4期45卷 111-114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 上海200240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朱鸿教授为我国当代著名作家。自1981年1月在《西安晚报》“曲江”副刊发表《花魂》以来,执著于散文写作,至今已发表作品数百篇,出版著作20余部,其中百余篇散文入选全国各种图书版本。《不沉》入选中学语文教科书,《辋川尚静》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山海经》与白玉崇拜的起源——黄帝食玉与西王母献白环神话发微
收藏 引用
民族艺术 2014年 第6期 19-26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200240
商周时代萌生的白玉崇拜在华夏玉教神话发展史上催生一场"新教革命",三千年来对国家意识形态和物质生产发挥着深远的影响。《山海经》记载的黄帝吃白玉膏神话和昆仑玉山西王母神话,都属于西玉东输的历史现实在早期中原国家催生出的神话...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东亚玉文化的发生与玉器时代分期
收藏 引用
河南社会科学 2014年 第9期22卷 74-82页
作者: 叶舒宪 上海交通大学 上海200240
从世界范围看人类崇玉文化传统,仅在环太平洋区看到持久性玉文化分布,而以东亚为突出代表。在史前期的东亚崇玉之风影响下,拜玉主义形成根深蒂固的大传统,几乎无可替代,在此基础上催生出有别于西方拜金主义的东亚文明,尤其是华夏文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