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9,241 篇 期刊文献
  • 750 篇 报纸
  • 473 篇 会议
  • 153 册 图书
  • 112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多媒体

馆藏范围

  • 10,681 篇 电子文献
  • 52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2,602 篇 医学
    • 1,556 篇 临床医学
    • 341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00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165 篇 中医学
  • 2,583 篇 工学
    • 319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303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298 篇 机械工程
    • 247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65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163 篇 电气工程
    • 137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127 篇 矿业工程
    • 125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195 篇 理学
    • 421 篇 生物学
    • 262 篇 化学
    • 128 篇 地球物理学
    • 126 篇 生态学
  • 1,131 篇 经济学
    • 1,032 篇 应用经济学
  • 1,095 篇 农学
    • 297 篇 作物学
    • 190 篇 兽医学
    • 163 篇 畜牧学
    • 158 篇 林学
    • 152 篇 园艺学
  • 969 篇 教育学
    • 406 篇 教育学
  • 532 篇 管理学
    • 180 篇 工商管理
    • 176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76 篇 法学
    • 179 篇 政治学
  • 323 篇 文学
    • 187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309 篇 哲学
    • 149 篇 哲学
  • 80 篇 历史学
  • 77 篇 艺术学
  • 15 篇 军事学

主题

  • 132 篇 中国
  • 45 篇 水稻
  • 40 篇 栽培技术
  • 38 篇 吸附
  • 37 篇 老年人
  • 37 篇 美国
  • 34 篇 小麦
  • 30 篇 治疗
  • 29 篇 企业管理
  • 28 篇 专利
  • 28 篇 创新
  • 27 篇 并发症
  • 26 篇 组织培养
  • 26 篇 分析
  • 23 篇 患者
  • 23 篇 问题
  • 23 篇 培养
  • 23 篇 栽培
  • 23 篇 设计
  • 22 篇 农村

机构

  • 249 篇 湖南师范大学
  • 217 篇 山东科技大学
  • 148 篇 首都师范大学
  • 120 篇 中国人民大学
  • 115 篇 福州大学
  • 83 篇 浙江大学
  • 83 篇 四川大学
  • 70 篇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
  • 67 篇 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65 篇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
  • 63 篇 浙江三鼎科技有限...
  • 61 篇 广东省地震局
  • 61 篇 山东农业大学
  • 57 篇 陕西师范大学
  • 57 篇 中国科学院华南植...
  • 53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1 篇 上海交通大学
  • 51 篇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
  • 47 篇 重庆医科大学
  • 44 篇 中山大学

作者

  • 477 篇 吴秀山
  • 346 篇 韩秀山
  • 333 篇 张秀山
  • 328 篇 杨秀山
  • 318 篇 叶秀华
  • 308 篇 李秀山
  • 286 篇 叶秀云
  • 286 篇 叶秀娟
  • 243 篇 王秀山
  • 238 篇 陈秀山
  • 225 篇 卢秀山
  • 215 篇 郭秀山
  • 214 篇 叶秀山
  • 188 篇 叶秀芳
  • 169 篇 叶秀兰
  • 167 篇 马秀山
  • 144 篇 叶秀荣
  • 139 篇 叶秀
  • 125 篇 叶秀萍
  • 119 篇 孙秀山

语言

  • 10,685 篇 中文
  • 39 篇 英文
  • 1 篇 其他
检索条件"作者=叶秀山"
10730 条 记 录,以下是61-70 订阅
排序:
读《老子》书札记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2016年 第1期 15-22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老子》五千言在两千年间经历无数文人学者的审读,更因其围绕"道"而被视为一部哲学书,其思想份量不容忽视。《老子》开启了中国古代从形而上层面阐发治国方略的思想传统,这个传统欲使治国不仅具有历史和现实的依据,更要有哲学的合理性...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创造与传统——新世纪哲学断想
收藏 引用
中国哲学史 2001年 第1期 9-20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本文从传统与创造、批判与继承、理想与现实三个方面比较了中西哲学的不同取向。作者指出 ,中国哲学重传统 ,西方哲学重创造 ;西方学术传统蕴涵有“否定”、“批判”的精神 ,中国学术更重视发扬继承。中国哲学强调“接着做” ,欧洲强调...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进入”“时间”是“接近”“事物本身”的唯一方式
收藏 引用
学术月刊 2006年 第1期38卷 34-36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事物自身”“在”“时间”的“绵延”中,“文学艺术”和“哲学”要想不使“时间”“缩水”,就要“参与”“时间”进程,“进入”“时间”。“进入”“时间”是“接近”“事物本身”的唯一方式,而不是在“时间—空间”之“外”把各种已...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瞬间”的哲学意义
收藏 引用
哲学动态 2015年 第5期 5-9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本文从欧洲哲学传统入手,重点围绕康德、黑格尔哲学,兼及佛教思想,探讨"瞬间"概念的哲学意义。本文提出,在欧洲哲学传统中,"瞬间"是一个绝对的、自由的"起点",处于"时空"的"断裂"之中,因其不包含任何经验材料而成为"空洞"的,与佛教的"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作为导论的哲学——《哲学要义》绪言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6年 第5期 5-12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哲学的根本问题终归是有无问题,一切真正的哲学不是侧重于从无到有,就是着重于从有到无。如果说从无到有是创造、开显,那么从有到无则是摆脱、解放。但是,不管是创造还是解放,都是自由的体现,都以自由为前提。能从无出发或者能回到无,...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Mythos到Logos
收藏 引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1995年 第2期 19-30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本文首先从“说话”方式和存在形式方面对Mythos和Logos作了区别,而后探讨了Mythos和Logos的特性。作者认为,希腊的传统,乃在于以“哲学”代替了“神话”的地位,“哲学”成为“会死的”“人”“追求”之最高...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转向“经验”的亚里士多德哲学
收藏 引用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 第5期43卷 5-14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亚里士多德在批评柏拉图"理念论"的基础上开辟了一条"存在论"的道路。以后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都离不开这两条思路。这两条思路相互交错渗透,而且同出一源,即都在寻求事物本身是什么。亚里士多德要把"存在"纳入"知识"领域,以"范畴"作为"...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启蒙的精神与精神的启蒙
收藏 引用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3年 第1期 5-12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北京100732
分析康德短文《答复这个问题:"什么是启蒙"》,结合康德批判哲学的理路以及黑格尔对康德思想的批判性发展,可以看出,启蒙精神的旨要不只是"知识",而是"道德"和由"实践理性-道德"引导下的"勇气"。"启蒙"之所以强调"勇气",乃在于"启蒙"不仅...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试释尼采之“永恒轮回”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1年 第1期 5-11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本文立足整个西方哲学发展的内在逻辑 ,深刻剖析了尼采“永恒轮回”学说的意义所在 :它揭示了欧洲传统哲学和基督教神学企图以一个超越的“理念—神”来化解现实世界种种矛盾、不公、欺诈的虚伪性和欺人之谈 ,热情讴歌了感性的现实生活 ...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康德《判断力批判》的主要思想及其历史意义
收藏 引用
浙江学刊 2003年 第3期 5-16页
作者: 叶秀山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
在《判断力批判》中 ,康德把人理解为“完整的生命” ,并由此出发把人的“理论理性”和“实践理性”通过审美判断联结起来。在审美鉴赏中 ,“事物自身”向鉴赏者“显现”出“自己”的意义 ,鉴赏者在“现象”中“看”到“本质” ,从经验...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