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5,269 篇 期刊文献
  • 645 篇 报纸
  • 354 册 图书
  • 226 篇 会议
  • 96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 6,534 篇 电子文献
  • 56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674 篇 工学
    • 164 篇 机械工程
    • 162 篇 土木工程
    • 16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36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111 篇 电气工程
    • 107 篇 水利工程
    • 100 篇 矿业工程
    • 92 篇 环境科学与工程(可...
    • 84 篇 建筑学
    • 79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79 篇 城乡规划学
  • 1,134 篇 经济学
    • 1,031 篇 应用经济学
    • 114 篇 理论经济学
  • 852 篇 法学
    • 566 篇 政治学
    • 119 篇 法学
  • 801 篇 医学
    • 556 篇 临床医学
    • 96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633 篇 农学
    • 191 篇 兽医学
    • 90 篇 植物保护
    • 83 篇 作物学
    • 83 篇 园艺学
  • 577 篇 教育学
    • 236 篇 教育学
  • 518 篇 管理学
    • 219 篇 公共管理
    • 146 篇 工商管理
    • 119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480 篇 理学
    • 108 篇 生物学
    • 95 篇 生态学
  • 287 篇 文学
    • 170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00 篇 新闻传播学
  • 85 篇 历史学
  • 54 篇 哲学
  • 48 篇 军事学
  • 33 篇 艺术学

主题

  • 496 篇 青海省
  • 211 篇 人民政府
  • 80 篇 青海
  • 52 篇 青海医药杂志
  • 48 篇 中国
  • 43 篇 高原医学杂志
  • 38 篇 西宁市
  • 36 篇 作者投稿
  • 33 篇 地点:青海
  • 32 篇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 31 篇 继续教育学分
  • 30 篇 致作者
  • 29 篇 创新
  • 25 篇 编辑部工作
  • 24 篇 文学
  • 24 篇 学术品牌
  • 24 篇 科学发展观
  • 22 篇 应用
  • 21 篇 上当受骗
  • 20 篇 力学性能

机构

  • 177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
  • 79 篇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
  • 78 篇 安徽科技学院
  • 71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
  • 59 篇 青海省教育厅
  • 58 篇 哈尔滨工程大学
  • 55 篇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
  • 46 篇 《青海医药杂志》《高...
  • 44 篇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
  • 44 篇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
  • 41 篇 浙江大学
  • 37 篇 上海师范大学
  • 37 篇 衡阳师范学院
  • 36 篇 河北机电职业技术...
  • 36 篇 内蒙古大学
  • 35 篇 内蒙古民族大学
  • 35 篇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
  • 34 篇 青海省财政厅
  • 34 篇 福建农林大学
  • 33 篇 黎明职业大学

作者

  • 426 篇 王青海
  • 232 篇 刘青海
  • 219 篇 张青海
  • 192 篇 李青海
  • 177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办...
  • 159 篇 杨青海
  • 136 篇 赵青海
  • 129 篇 胡青海
  • 121 篇 叶青海
  • 114 篇 高青海
  • 102 篇 唐青海
  • 98 篇 谢青海
  • 96 篇 青海
  • 92 篇 何青海
  • 89 篇 郭青海
  • 85 篇 谭青海
  • 80 篇 尤青海
  • 78 篇 青海省人民政府
  • 75 篇 范青海
  • 65 篇 姚青海

语言

  • 6,578 篇 中文
  • 12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作者=刘青海"
6590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独孤及、梁肃、权德舆三家文学本体论试述——围绕言志、缘情之说及文道观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22年 第3期41卷 162-173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市100083
中唐时代,随着近体诗的继续发展,尤其是齐梁体的流行,缘情之说有了重新流行的趋势。独孤及标举以王道教化为本的言志论,梁肃提倡“先道德而后文学”,都属于古文家一派的文学本体论;但他们在发展传统言志、比兴之说的同时,也使用六朝以...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暧暧远人村”新说
收藏 引用
中国典籍与文化 2022年 第2期 140-142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陶渊明的田园诗,既有现实中的田园场景和田园风物,同时也包含着具体的理想的因素,是诗人精神境界的外化,具有很高的艺术造诣。《归园田居五首》是渊明田园诗的代表作,其一“少无适俗韵”尤为传诵。诗人这样写道: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李白乐府对诗歌叙事传统的发展
收藏 引用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 第3期53卷 70-78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100083
李白乐府的主要创作方法是模拟旧题,其乐府以抒情为主,同时也具有突出的叙事特征。李白乐府的叙事艺术,主要取法《楚辞》和汉魏乐府的叙事和比兴方法,事为情用,景中见事,情、事、景三者融为一体,形成李白独特的抒情风格。李白乐府“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姜夔词对李贺诗的取法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 第3期59卷 69-77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首都国际文化研究基地 北京100083
以诗入词,是宋词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自周邦彦、贺铸以降,以中晚唐诗入词,逐渐成为词体创作的一种方法。姜夔以中晚唐诗入词,主要取法李贺、杜牧、陆龟蒙诸家。其中对李贺诗的取法,尤能见出其语言艺术的独造。姜夔采李贺诗入词的方式...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初盛唐诗人对言志缘情说的传述与发展
收藏 引用
文艺理论研究 2019年 第6期39卷 87-97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市100083
对诗歌本质的理论表述,在唐以前主要有言志和缘情两种观点。唐人对言志说和缘情说都有所传承,也有发展,并且在不同时期,其具体表现也不同。虽然太宗本人曾多次赋诗言志并令臣下属和,但太宗朝普遍是传述缘情说的。高宗武后时期,朝中君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令狐楚的文学创作与唐代“词学”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20年 第4期 53-62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令狐楚十五岁即以"善属文"而得名,其创作以崇尚属词比事、讲究骈对声律的表册章奏和近体诗歌为主,审美趣味也以庙堂与宫廷的文学趣味为尚,是典型的词学之士。他在太原幕时,即以表文为德宗赏识,后入朝知制诰,充翰林学士,中书舍人,进而拜...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唐代怨刺诗学的发展历程——以李、杜及其接受为中心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17年 第8期 44-54页
作者: 刘青海 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
李、杜是盛唐怨刺诗学的代表人物,皆标举风雅,推崇"微婉"。但李多用比兴,而杜多直接赋写,艺术上有隐、显之别。中唐元、白重倡风雅比兴,以"六义"为标准,主要受杜甫、元结这一派影响,具有明显的功利主义倾向。元、白新乐府皆学杜甫,各有...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词史建构$文献考辨重论李白词的真伪问题
收藏 引用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0年 第1期57卷 68-79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中华文化研究院 北京100083
欧阳炯《花间集序》所标举“应制《清平乐》词四首”,是李白词作中最可靠的一组作品,其一二两首一直流传至今。李白《菩萨蛮》《忆秦娥》二首,北宋时即已流传,南宋时《景宋咸淳本李太白文集》和黄升《词选》、何士信《草堂诗余》等皆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收藏 引用
青海医药杂志 2023年 第8期53卷 22-25页
作者: 刘青海 河南省社旗县人民医院 473300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老年患者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20年5月—2021年5月我院收治的120例髋部骨折进行手术治疗的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按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分为肺部并发症组13例,无肺部并发症组107...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论唐人对汉魏乐府叙事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收藏 引用
文学评论 2020年 第1期 186-193页
作者: 刘青海 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
汉乐府产生于原生乐府的体制之中,往往因具体的社会生活事件而创作,并围绕该事件展开,随之发展出较为成熟的叙事艺术,故班固以“感于哀乐,缘事而发”加以概括。在魏晋以后的文人拟乐府创作中,汉乐府的这种叙事传统逐渐失落。唐人乐府重...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