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对比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传统腹腔镜以及开放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的围手术期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泌尿外科单手术组开展的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248例,其中机器人辅助腹腔镜87例、传统腹腔镜32例、开放手术129例。比较3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合并慢性病、手术时间、术中输血率、术后输血率、入监护室率、术后红细胞下降值、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白蛋白下降值、术后肌酐升高值、术后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以及肠梗阻、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248例手术均获成功,无中转其他手术方式。3组的年龄、性别、BMI、高血压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脏病病史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机器人手术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白蛋白下降值方面均显著小于另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术中输血率方面,机器人手术组也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传统腹腔镜组在术后红细胞下降值、血红蛋白下降值方面显著小于开放手术组(P<0.05)。在住院总费用方面机器人手术组显著高于另两组(P<0.05)。在术后并发症方面,虽然机器人手术组发生率低于传统腹腔镜组和开放手术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围手术期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全膀胱切除加回肠膀胱术较传统腹腔镜手术和开放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和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在经济可行的条件下,是治疗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首选手术方法。
评估零缺血指数ZII(zero ischemic index)对不阻断肾动脉的保留肾单位手术(零缺血NSS)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2015.7-2016.6收治零缺血NSS治疗肾肿瘤患者45例。其中男性3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2y;肿瘤直径0.8-4.2cm,平均2.4cm;ZII评分:小于等于6分37例,大于6分8例。33例患者行改良小切口开放零缺血NSS,12例患者行腹腔镜下零缺血NSS。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NSS手术,其中1例患者因术中出血量大阻断肾动脉。手术时间50-150min,平均95min;术中出血量20-600ml,平均152.4ml;术后引流50-300ml,平均97.3ml;术后住院时间5-8d,平均6.1d。术后未发生严重外科并发症。以ZII6分为界,将45例患者分为低危(37例)和高危(8例)组,低危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高危组(89.9±13.4min Vs 118.8±14.6min,P<0.01);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高危组(104.3±61.4ml vs 375±158.1ml P<0.01);引流量明显少于高危组(83.5±40.4vs161.2±91.3 P<0.01);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并无显著差异;术后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病理结果:肾透明细胞癌35例,肾嫌色细胞癌2例,乳头状肾细胞癌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7例。38例恶性肾肿瘤患者随访1-14个月,未见复发和转移。结论:ZII提供了针对零缺血NSS的量化评估方法,针对不同ZII值可以对零缺血NSS术中风险尤其是出血风险作一预先的估计。ZII=6可以作为是否进行不阻断肾动脉NSS的分界值。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