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4,016 篇
期刊文献
298 篇
报纸
269 篇
会议
112 篇
学位论文
29 册
图书
馆藏范围
4,719 篇
电子文献
5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1,446 篇
工学
149 篇
机械工程
145 篇
控制科学与工程
139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113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7 篇
交通运输工程
102 篇
软件工程
100 篇
电气工程
88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87 篇
水利工程
84 篇
农业工程
83 篇
土木工程
72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1,002 篇
医学
605 篇
临床医学
137 篇
中西医结合
98 篇
中药学(可授医学、...
7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738 篇
管理学
266 篇
工商管理
23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156 篇
公共管理
88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680 篇
农学
352 篇
畜牧学
119 篇
兽医学
74 篇
植物保护
481 篇
经济学
442 篇
应用经济学
69 篇
理论经济学
443 篇
理学
96 篇
物理学
86 篇
生物学
82 篇
系统科学
300 篇
教育学
263 篇
教育学
200 篇
法学
87 篇
政治学
72 篇
文学
58 篇
哲学
38 篇
历史学
34 篇
军事学
34 篇
艺术学
主题
57 篇
中国
48 篇
企业管理
41 篇
中小企业
41 篇
上海
41 篇
大豆黄酮
40 篇
水牛
40 篇
美国
35 篇
德国
33 篇
鹅
33 篇
大鼠
32 篇
生长
31 篇
瘤胃
28 篇
饲料添加剂
28 篇
非线性系统
27 篇
瑞士
24 篇
代谢
24 篇
应用
24 篇
诊断
24 篇
企业
24 篇
半胱胺
机构
453 篇
南京农业大学
243 篇
上海交通大学
98 篇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
90 篇
南京林业大学
83 篇
甘肃农业大学
78 篇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
77 篇
中国矿业大学
75 篇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
68 篇
华润三九医药股份...
59 篇
西南交通大学
47 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46 篇
南开大学
43 篇
首都医科大学
42 篇
广州中医药大学
35 篇
徐州医学院
33 篇
徐州医科大学
33 篇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
26 篇
昆明医学院第二附...
26 篇
东南大学
25 篇
苏州经贸职业技术...
作者
469 篇
韩正康
449 篇
韩正
342 篇
韩正忠
207 篇
韩正之
177 篇
韩正学
173 篇
韩正祥
116 篇
陈杰
99 篇
韩正甫
97 篇
韩正强
96 篇
韩正彪
92 篇
韩正洲
87 篇
韩正敏
82 篇
韩正伟
82 篇
韩正晟
76 篇
艾晓杰
73 篇
王国杰
70 篇
杜秀平
68 篇
韩正铜
65 篇
韩正阳
64 篇
韩正清
语言
4,661 篇
中文
6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
"作者=韩正砥"
共
47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水分调控下生物有机肥对水稻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节水灌溉
2025年 第1期 1-8,20页
作者:
钱翔
侯会静
韩正砥
姚显紫
陶琴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2种灌溉模式(F:常规淹灌、C:控制灌溉)和3种施肥模式(A:全施化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C: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
详细信息
为了探究不同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2种灌溉模式(F:常规淹灌、C:控制灌溉)和3种施肥模式(A:全施化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C: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研究不同水肥处理对水稻生长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同的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化学氮肥提高了水稻的穗粒数及穗部干物质量,对水稻株高和叶绿素影响较小;与全施化肥相比,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产量及净收益均无显著差异;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略降低了水稻产量,增加了肥料投入成本,导致产投比显著下降。不同灌溉模式下,控制灌溉能抑制水稻的无效分蘖,但降低了水稻的株高和干物质量;与常规淹灌相比,控制灌溉提高了灌溉水利用效率及净收益,但产量略低于常规淹灌,差异并不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控制灌溉模式下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可以在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的条件下,避免化学氮肥的过量施用,保证了水稻生产及较高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控制灌溉
水稻
生长指标
产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生物有机肥对节水灌溉水稻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生物有机肥对节水灌溉水稻生理生长指标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作者:
韩正砥
扬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近年来,施用化肥对土壤、生态以及农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改变施肥方式,选择合适的替代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是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
详细信息
近年来,施用化肥对土壤、生态以及农产品质量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农业生产可持续问题日益突出。改变施肥方式,选择合适的替代肥料,减少化肥施用量是提升土壤肥力,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关键,是促进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以节水灌溉为基础,通过桶装试验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节水灌溉下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后对水稻生理生长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初步确定了节水灌溉下适宜水稻生长、保证水稻高产的合理的肥料配施比,研究结果如下:(1)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节水灌溉水稻株高的影响并不明显,但是能够有效提高水稻分蘖数与叶面积指数,促进水稻干物质往地上部分累积,确保水稻良好生长。尤其是在施用较高比例生物有机肥的情况下(75%的生物有机肥+25%的化肥、100%的生物有机肥),水稻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较全施化肥处理分别提高了96.6%、57.1%和124.8%、89.3%,提升效果特别明显。(2)生物有机肥的不同施用量对节水灌溉的水稻叶片叶绿素含量影响不一,但是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对水稻群体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以及气孔导度有着显著的提升,且在施用较高比例生物有机肥的情况下(75%的生物有机肥+25%的化肥、100%的生物有机肥)水稻群体叶片总的光合效应提升特别明显,与全施化肥处理相比总的叶片净光合速率提高了22.1%和34.6%,蒸腾速率提高了31.4%和46.8%,气孔导度提高了9.7%和22.5%。(3)生物有机肥的施用可以实现水稻增产的效果,并显著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产量构成因素。在75%生物有机肥和25%化肥配施的情况下水稻的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均达到最高,较全施化肥处理中分别提高了56.6%、6.9%和24.5%,且最终产量是全施化肥处理的2.73倍。因此,75%生物有机肥配施25%化肥的情况下能够有效促进节水灌溉水稻生长发育,提升水稻光合作用、蒸腾作用等生理活动,提高水稻最终产量,是最适宜节水灌溉下水稻种植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的配施比。
关键词:
水稻
生物有机肥
节水灌溉
配施比
生理指标
生长指标
产量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同方学位论文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生物有机肥与水分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规律
收藏
分享
引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4年 第1期35卷 217-224页
作者:
姚显紫
侯会静
韩正砥
詹沐霖
钱翔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控制灌溉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开展了水稻小区种植试验。试验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淹灌(F)、控制灌溉(C))和3种施肥模式(全施化肥(A)、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
详细信息
为了探究生物有机肥和控制灌溉联合调控下稻田土壤氮素变化的特征和规律,开展了水稻小区种植试验。试验设置2种灌溉模式(常规淹灌(F)、控制灌溉(C))和3种施肥模式(全施化肥(A)、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学氮肥(B)、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C)),分析水稻生育期内土壤铵态氮与硝态氮含量的变化特征。试验表明:至水稻分蘖期时,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含量均值均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9.85%~48.78%,土壤硝态氮含量均值是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30%化学氮肥的处理低于全施化肥处理,降幅为15.35%~33.08%;而从水稻拔节期起,相同灌溉模式下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稻田土壤铵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2.71%~56.26%,除FB处理硝态氮含量降低外其余配施生物有机肥处理的土壤硝态氮平均含量比全施化肥处理增加了19.21%~105.80%。控制灌溉的水稻全生育期土壤硝态氮含量显著高于常规淹灌(P<0.05),而土壤铵态氮含量则是常规淹灌高于控制灌溉。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配施化肥有利于水稻分蘖期后土壤铵态氮和硝态氮含量的积累,提升了稻田土壤氮素的养分累积,其中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效果较好。控制灌溉使得土壤硝态氮含量增加,同时也减少了土壤铵态氮的含量。综合考虑环境与经济效益,控制灌溉与生物有机肥等氮替代15%化肥的稻田水肥管理模式较好。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控制灌溉
联合调控
铵态氮
硝态氮
土壤氮素变化
水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控制灌溉稻田N2O排放对生物有机肥和土壤水分的响应
收藏
分享
引用
节水灌溉
2020年 第11期 78-82,86页
作者:
徐越
侯会静
韩正砥
杨雅琴
陈哲栋
蔡敏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南京市秦淮河河道管理处
南京210012
为探索控制灌溉稻田N2O排放对生物有机肥施用的响应,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施肥制度的稻田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观测。试验共设置3个施肥处理:全施化肥(CK);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T1);全施生物有机肥(T2)。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减少...
详细信息
为探索控制灌溉稻田N2O排放对生物有机肥施用的响应,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施肥制度的稻田N2O排放通量进行原位观测。试验共设置3个施肥处理:全施化肥(CK);50化肥50生物有机肥(T1);全施生物有机肥(T2)。研究结果表明,生物有机肥可显著减少稻田N2O的排放,水稻全生育期内T1的N2O累积排放量较CK减少了35.96(p<0.05),T2的N2O累积排放量较CK和T1减少了89.11、83.00,差异显著(p<0.05);在水稻各生育阶段的N2O累积排放量均以T2处理最低,且与CK和T1处理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土壤首次脱水至水稻乳熟期,各处理N2O排放通量与土壤孔隙含水率(Water Filled Pore Space,WFPS)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因此,合理配施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可以有效降低稻田N2O的排放,为制定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及农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
控制灌溉
稻田
生物有机肥
N2O排放
土壤水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生物有机肥配施对节水灌溉稻田养分累积及水稻生长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2年 第4期33卷 210-216页
作者:
韩正砥
周明耀
杨雅琴
姚显紫
侯会静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上海市浦东新区河道管理事务中心
上海201299
为探讨稻田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合理的配施模式,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效养分累积、水稻生长及产量等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施模式。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处理:全施化肥(T0)、75%化肥...
详细信息
为探讨稻田生物有机肥与化肥合理的配施模式,通过试验研究了不同比例的生物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节水灌溉稻田土壤有效养分累积、水稻生长及产量等影响,以确定适宜的肥料配施模式。采用小区试验方法,设置了5个处理:全施化肥(T0)、75%化肥配施25%生物有机肥(T1)、50%化肥配施50%生物有机肥(T2)、25%化肥配施75%生物有机肥(T3)、全施生物有机肥(T4)。观测各处理土壤有效养分累积情况、水稻生长情况以及最终产量。结果表明:各处理收割后土壤有机质含量均有提升,提升幅度为21%~29%,而配施生物有机肥可以明显提升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提升幅度分别为2.1%~18.9%和6.0%~11.7%。与T0处理相比,生物有机肥的施用能够提前水稻的分蘖时间,可使水稻叶面积指数提高13.5%~40.5%,对水稻穗粒数、结实率和千粒重均有提升作用,T3、T4处理中水稻产量分别提高了7.0%和1.7%,尤其是T3处理的最终收益提高显著,达到了8.7%(P<0.05)。可见,25%化肥配施75%生物有机肥对节水灌溉稻田有效养分累积及水稻生长有较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肥料配施
水稻
节水灌溉
生长指标
土壤养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效果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节水灌溉
2022年 第12期 92-97,102页
作者:
纪文婕
孙一迪
韩正砥
谢基淦
周明耀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为研究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效果,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制得本体生物炭,并采用球磨法制备纳米生物炭,通过室内吸附-解吸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本体生物炭,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效果均表现...
详细信息
为研究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效果,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制得本体生物炭,并采用球磨法制备纳米生物炭,通过室内吸附-解吸试验与模型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相对于本体生物炭,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解吸效果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优势。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量随其投加量和初始溶液氮浓度的增大呈增加趋势,随后趋于平衡;其在pH为7的条件下对铵态氮的吸附效果最好;吸附时间为210 min时,吸附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最大吸附量为6.91 mg/g,是相同条件下本体生物炭吸附量的2倍。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动力学过程更适合用Langmuir方程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描述。纳米生物炭在解吸时间为240 min时,解吸反应达到动态平衡。纳米生物炭最大解吸量为6.051 mg/g,是相同条件下本体生物炭解吸量的1.9倍。准二级动力学方程能更好地描述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动态解吸过程。纳米生物炭对铵态氮的吸附主要为单分子层吸附,以化学吸附方式为主,解吸过程可以看作是吸附反应的逆向过程。研究结果可为田间施用纳米生物炭减少氮素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本体生物炭
纳米生物炭
生物炭种类
吸附
解吸
铵态氮初始浓度
吸附时间
初始p H值
生物炭投加量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节水灌溉的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研究综述
收藏
分享
引用
江苏农业科学
2019年 第16期47卷 19-24页
作者:
侯会静
杨雅琴
韩正砥
李占超
杨士红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
江苏南京210098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3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问题日益严峻。稻田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随着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节水灌溉对稻田温室...
详细信息
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氧化亚氮(N2O)是3种主要的温室气体,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持续升高导致全球变暖和臭氧层破坏问题日益严峻。稻田生态系统是温室气体的重要排放源。随着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节水灌溉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产生的影响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本文综述了节水灌溉的稻田温室气体的排放特征及减排措施,为节水灌溉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稻田节能减排的综合调控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技术支撑。
关键词:
节水灌溉
稻田
温室气体排放
减排措施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及其农田环境效应研究进展
收藏
分享
引用
中国农学通报
2019年 第14期35卷 82-88页
作者:
侯会静
韩正砥
杨雅琴
李占超
王洁
扬州大学水利与能源动力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陕西杨凌712100
江苏省农村水利科技发展中心
南京210029
生物有机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肥力、减少作物病虫害和环境污染具有显著作用,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综述了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对作物生长、土壤改良、温室气体排放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
详细信息
生物有机肥对提高作物产量、改良土壤肥力、减少作物病虫害和环境污染具有显著作用,对于绿色农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笔者综述了生物有机肥的应用对作物生长、土壤改良、温室气体排放及农业面源污染影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生物有机肥的未来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以期为生物有机肥的合理利用和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
关键词:
生物有机肥
土壤改良
环境
产量
研究进展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内生态补水水价及管理办法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江苏水利
2024年 第1期 11-14,18页
作者:
胡继成
赵新化
吕玉平
裴杰
秦佳佳
韩正砥
宿迁市市区河道管理中心
江苏宿迁223800
扬州大学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
江苏扬州225009
基于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内供水成本核算和年度水资源配置水量,核算出富民廊道范围内皂河灌区、船行灌区和七堡枢纽生态补水的计量水价,并提出水费按照行政辖区计收方法及水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建议。研究对加强黄河故道水资源统一...
详细信息
基于宿迁市黄河故道生态富民廊道内供水成本核算和年度水资源配置水量,核算出富民廊道范围内皂河灌区、船行灌区和七堡枢纽生态补水的计量水价,并提出水费按照行政辖区计收方法及水费使用管理办法等建议。研究对加强黄河故道水资源统一管理,发挥供水价格在水资源合理配置与高效利用中的杠杆作用和调节机制,促进生态富民廊道水资源高效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生态补水
供水成本
完全计量水价
水费计收
使用管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中国老年人抑郁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收藏
分享
引用
医学新知
2025年 第3期35卷 245-255,I0001,I0002页
作者:
唐雨璇
韩正
风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冠心病二科
乌鲁木齐830054
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医学科
乌鲁木齐830054
目的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以省、市为尺度探讨中国老年人抑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20年第五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ArcGIS Pro分析老年人抑郁患病率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老年人组间差异,运用...
详细信息
目的采用空间流行病学方法,以省、市为尺度探讨中国老年人抑郁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基于2020年第五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数据,采用ArcGIS Pro分析老年人抑郁患病率空间分布特征,比较抑郁组和无抑郁组老年人组间差异,运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老年人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8351名老年人。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为40.97%,其中,城市地区31.84%,农村地区47.19%。青海、甘肃、重庆、湖北等地区老年人抑郁检出率较高,而北京、天津、上海、浙江等地区检出率较低。空间统计分析显示,老年人抑郁检出率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抑郁检出率“高-高”聚集区域主要集中在西北、西南和华中地区,“低-低”聚集区域则集中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地区城市群周边。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别、目前婚姻状态、文化程度、自评健康状况、生活满意度、过去一个月去过医疗机构门诊、身体疼痛、体力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以及患有卒中、情感及神经或精神问题、与记忆有关的疾病、慢性病种数是老年人发生抑郁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我国老年人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抑郁检出率的热点区域为西北、华中、西南地区;农村老年人抑郁检出率高于城市老年人。女性、丧偶、文化程度较低、自评健康状况下降、生活满意度下降、过去一个月去过医疗机构门诊、身体疼痛、强度体力活动、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障碍、患有卒中、与记忆有关的疾病等慢性病均明显增加老年人抑郁发生风险,应加大对抑郁高危老年人群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
关键词:
老年人
抑郁
空间分布特征
影响因素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473页
<<
<
1
2
3
4
5
6
7
8
9
10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