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中心
CENTER
欢迎您,
退出登录
读者登录
LOGIN
首页
HOME
资源
RESOURCES
外购资源
试用资源
公益资源
网上展厅
网上直播
自建资源
服务
SERVICES
读者指南
入馆须知
办证指南
借阅规则
赔书规则
服务规范
阅读推广
新书推荐
新书上架
借阅排行
赠书名录
读者咨询
常见问题
在线咨询
图书馆学会
全市阅读点位
概况
OVERVIEW
通图简介
机构概况
历史沿革
本馆地址
年度事记
大事记
历年年报
服务品牌
自助图书馆
静海讲堂
静海展
盲人阅览室
书式生活
城市书房
阅读巴士
书阁南通
书人书事
资讯
NEWS
通图公告
通图要闻
活动预告
友情链接
站内检索栏
移动客户端
APP
图书管家
WECHAT
咨询与建议
建议与咨询
留下您的常用邮箱和电话号码,以便我们向您反馈解决方案和替代方法
您的常用邮箱:
*
您的手机号码:
*
问题描述:
当前已输入0个字,您还可以输入200个字
全部检索
电子图书
电子期刊
纸本馆藏
南通市公共图书馆
本站搜索
搜 索
高级检索
分类表
所选分类
----=双击删除一行=----
>>
<<
限定检索结果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标题
标题
作者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作者
作者
标题
主题词
出版物名称
出版社
机构
学科分类号
摘要
ISBN
ISSN
基金资助
索书号
确 定
文献类型
23 篇
期刊文献
1 篇
学位论文
馆藏范围
24 篇
电子文献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19 篇
管理学
15 篇
公共管理
3 篇
农林经济管理
2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2 篇
工商管理
7 篇
医学
7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6 篇
经济学
4 篇
应用经济学
2 篇
理论经济学
4 篇
法学
4 篇
社会学
2 篇
教育学
1 篇
教育学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1 篇
哲学
1 篇
哲学
1 篇
工学
1 篇
城乡规划学
主题
3 篇
中老年人
3 篇
psm方法
2 篇
医防融合
2 篇
产业结构高级化
2 篇
心理健康
1 篇
倾向得分匹配方法
1 篇
长期照护服务
1 篇
双重差分
1 篇
空气污染
1 篇
共享单车市场
1 篇
社会信任
1 篇
生活满意度
1 篇
固定效应模型
1 篇
正式照护
1 篇
江苏省
1 篇
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1 篇
系统smm
1 篇
非正式照护
1 篇
研究前沿
1 篇
土地财产性收入
机构
13 篇
南京大学
7 篇
西南政法大学
7 篇
南京医科大学
5 篇
重庆师范大学
2 篇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
1 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
1 篇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
1 篇
江苏省民政厅
作者
24 篇
贾仓仓
7 篇
何微微
3 篇
李志光
3 篇
顾海
3 篇
顾淑燕
3 篇
陈绍友
3 篇
吴迪
2 篇
丛凡超
2 篇
胡广伟
1 篇
姚俊
1 篇
陈亦江
1 篇
程雨菲
1 篇
吕通
1 篇
陈仁寿
1 篇
周宁人
1 篇
王进
1 篇
杨峰
1 篇
栾立平
1 篇
雷俊
1 篇
兰青
语言
24 篇
中文
检索条件
"作者=贾仓仓"
共
24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详细
简洁
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相关度排序
相关度排序
时效性降序
时效性升序
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
收藏
分享
引用
江苏卫生事业管理
2025年 第2期36卷 297-301页
作者:
贾仓仓
何微微
王进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江苏南京211166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401120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南部院区
江苏南京211299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分析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显著的消极影响,相较于急性健康冲击,慢性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更强。健康冲击对相对...
详细信息
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20年数据,分析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发现,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呈现出显著的消极影响,相较于急性健康冲击,慢性健康冲击对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消极影响更强。健康冲击对相对弱势地位的女性和农村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不利影响更大。健康冲击通过降低收入、社会地位和滋生不良精神情绪,降低中老年人主观幸福感。
关键词:
健康冲击
中老年人
主观幸福感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医防融合视角下我国医学人才培养的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
收藏
分享
引用
卫生职业教育
2025年 第3期43卷 1-4页
作者:
贾仓仓
丛凡超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江苏南京211166
医防融合完善发展为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增添新的内涵。医防融合的复合性决定医学人才培养需突破传统学科壁垒,融合医学、预防学、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以适应现代化医疗模式。当前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尚未贯彻健康中心理念,未形成跨学科协同...
详细信息
医防融合完善发展为医学人才培养工作增添新的内涵。医防融合的复合性决定医学人才培养需突破传统学科壁垒,融合医学、预防学、公共卫生等多个领域,以适应现代化医疗模式。当前医疗人才培养体系尚未贯彻健康中心理念,未形成跨学科协同培养体系,各学科之间有机联结、协同培养能力不足。为此,应筑牢院校基础教育体系,完善毕业后教育体系,创新继续教育体系,进而形成符合现代化医防融合内涵的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关键词:
医防融合
医学人才
培养体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博看期刊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医院管理论坛
2025年 第1期42卷 3-5,21页
作者:
程雨菲
贾仓仓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从供给政策、总量、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四个核心维度进行审视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具...
详细信息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是国家“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从供给政策、总量、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四个核心维度进行审视分析,发现我国社会办医高质量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具体表现为政策制定与落地有待完善、供给与需求不匹配、内部管理制度亟需创新。为此应完善政策配套措施、明确社会办医定位与发展方向、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以促进我国社会办医医院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社会办医
高质量发展
供给侧改革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苏适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的优化策略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5年 第1期26卷 1-8页
作者:
杨峰
陈仁寿
陈亦江
兰青
栾立平
姚俊
贾仓仓
江苏省人民政府参事室
江苏南京210024
江苏省民政厅
江苏南京210003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
江苏南京211166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议题。江苏省在积极推进“苏适养老”服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对高品质健康养老生活的美好期待相比,江苏省养老服务在有效供给、均衡发...
详细信息
推进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是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的重要议题。江苏省在积极推进“苏适养老”服务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然而与经济社会发展和老年人对高品质健康养老生活的美好期待相比,江苏省养老服务在有效供给、均衡发展、人才保障和智慧改造等方面还存在提升空间。江苏省持续擦亮“苏适养老”服务品牌,党的领导是根本保证,普惠是首要要求,农村是关键难点,医疗是核心需求,人才是重要基础,智慧是发展方向。因此,应持续加强党的统一领导,明确部门职责和分工,高位统筹推动养老服务现代化治理体系建设;完善兜底性、普惠型和多样化养老服务体系,满足老人多层次养老需求;加快补齐农村养老服务短板,推动养老服务资源在全省范围内的协调均衡发展;建设医养康养服务联合体,提升医养结合服务质量;加强专业化职业化人才队伍建设,激发养老服务人才动能;打造智慧健康养老新业态,推动银发经济发展壮大。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养老服务
医养结合
养老专业人才
银发经济
江苏省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替代还是互补:非正式照护对正式照护的影响——基于CLHLS数据的经验证据
收藏
分享
引用
人口与发展
2021年 第6期27卷 129-139页
作者:
贾仓仓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7-2018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研究非正式照护对正式照护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式照护对正式照护具有稳定的替代效应,并且这种替代效应对家政服务更高;在城乡差异下,在城市...
详细信息
基于"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2017-2018年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研究非正式照护对正式照护的影响。研究发现:非正式照护对正式照护具有稳定的替代效应,并且这种替代效应对家政服务更高;在城乡差异下,在城市非正式照护对正式照护的替代效应要明显高于农村。研究结果表明,在当前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显著以及长期照护需求突出的国情下,激励非正式照护的政策可以有效减少老年人对家政和养老院服务的使用需求,从而为构建健康老龄化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非正式照护
正式照护
替代效应
PSM方法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异质性特征与作用机制检验
收藏
分享
引用
江苏社会科学
2021年 第6期 72-79页
作者:
李志光
贾仓仓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促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到互联网使用的选择性偏差以后,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改善抑郁和认知具有显著...
详细信息
促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是健康中国战略实施的核心内容。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8年数据,分析了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发现,在考虑到互联网使用的选择性偏差以后,互联网使用对中老年人改善抑郁和认知具有显著的积极效应,与未使用互联网相比,互联网使用有利于促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异质性分析发现,相较于低龄、女性和城镇中老年人,互联网使用对高龄、男性和农村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更强,即互联网使用有利于缩小不同社会经济地位中老年人群体之间的心理健康差距。而通过作用机制分析发现,增强社会信任是互联网使用促进中老年人心理健康的重要路径。
关键词:
互联网使用
社会信任
心理健康
中老年人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
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作者:
贾仓仓
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减贫是中国政府一直致力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进而帮助减贫,其效应如何,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首...
详细信息
金融是经济的血脉,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减贫是中国政府一直致力的大事,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农村金融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增长与改善城乡收入分配进而帮助减贫,其效应如何,有什么值得改进的地方,这是本文研究的起点。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核心概念界定、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以及可能的创新点。然后,运用数理方法和经济学理论,完成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贫困减缓的作用机制的逻辑推演。其次,分析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的需求与供给问题,以及我国农村贫困的多元表现和成因。最后,基于2000—2016年我国26个省份构成的省级面板数据作为研究样本,采用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不同维度贫困减缓可能存在的非线性影响。基于上述相关研究,本文提出了如下对策建议:第一、加快农村金融立法,使农村金融市场法制化。第二、全面深化农村改革,释放和培育农村金融市场需求。第三、对农村贫困的关注从单一的经济贫困向多维贫困转变。第四、注意储蓄投资率的合理转化,最大限度地发挥农村金融发展的减贫效应。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是:(1)农村金融发展对农村经济贫困、教育贫困、医疗贫困均存在显著的单一门槛效应。(2)农村金融发展对经济贫困始终表现为促进,但促进效应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减弱。这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缓解经济贫困方面并未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反而加剧了经济贫困程度,但随着农村金融发展的进一步提升,其对经济贫困的加剧程度有所减弱。(3)农村金融发展对教育贫困呈现出“先抑后扬”的作用,在门槛值之前,农村金融发展对教育贫困程度的缓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其反而加剧了教育贫困程度。(4)农村金融发展对医疗贫困始终表现为促进,但促进效应随着农村金融发展水平的提升而逐渐减弱。这表明农村金融发展在医疗贫困程度的缓解上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但随着农村金融的进一步发展,其对医疗贫困程度的缓解作用有所减弱。(5)结合实践来看,我国农村金融发展加剧了农村经济贫困程度,但有效缓解了农村教育贫困、医疗贫困程度。
关键词:
农村金融
减贫
面板门槛模型
来源:
同方学位论文库
评论
在线全文
同方学位论文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现代经济探讨
2021年 第7期 48-55页
作者:
李志光
贾仓仓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南京210093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不断加重的空气污染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和2018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集,与省级单位的空气污染数据相匹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解决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
详细信息
良好的健康状况是居民享受美好生活的基础,而不断加重的空气污染给居民带来了严重的健康风险,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6年和2018年两期平衡面板数据集,与省级单位的空气污染数据相匹配,利用固定效应模型解决可能存在的遗漏变量问题,实证检验了空气污染对居民健康水平的影响及其不同群体差异。研究结果发现:空气污染对居民自评健康和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这一研究结果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以后仍然成立;引入性别和收入两种因素进行异质性分析,发现空气污染对不同性别和收入群体健康影响有显著差异,女性和低收入群体因空气污染承担了更大的健康福利损失。
关键词:
空气污染
居民健康
固定效应模型
CFPS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中户籍身份转换对中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影响——基于CFPS微观数据的实证研究
收藏
分享
引用
农业技术经济
2022年 第9期 88-104页
作者:
何微微
贾仓仓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
重庆401120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南京210093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的“双快”发展,中国中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了户籍身份转换对中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影响。结果...
详细信息
随着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人口老龄化的“双快”发展,中国中老年人的孤独感问题日益引起广泛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2016年和2018年两期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方法检验了户籍身份转换对中老年人孤独感水平的影响。结果表明,第一,户籍身份的变动会提升中老年人的孤独感水平,并且在多项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第二,户籍身份变动对孤独感的影响效应在不同群体之间存在异质性,女性和低龄中老年人的孤独感提升效应相对更高。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户籍身份转换引发的孤独感水平提高,可能源于中老年人对城市居民人际信任的降低。研究结论对于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实现健康老龄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户籍身份转换
中老年人
孤独感
倾向得分匹配
双重差分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基于内生性视角的再检验
收藏
分享
引用
人口与经济
2021年 第3期 52-68页
作者:
贾仓仓
何微微
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
江苏南京210093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新结构经济学研究中心
重庆401120
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分样本估计比较了不同类型老年群体的组群差异。研究发现,代际情感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年人的健...
详细信息
基于2017—2018年中国老年健康影响因素跟踪调查(CLHLS)数据,运用倾向得分匹配(PSM)方法实证检验了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人健康的影响,并通过分样本估计比较了不同类型老年群体的组群差异。研究发现,代际情感支持和日常照料对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具有显著的提升效应,且日常照料的健康促进效应明显高于情感支持。组群差异结果分析显示,子女代际支持可有效提升高龄老人和农村老人的健康水平;代际情感支持对独居老人和家庭居住老人的健康具有积极作用,日常照料可改善家庭居住老人的健康。在老龄化形势日益严峻的背景下,应积极应对老龄健康问题,在充分发挥家庭支持优势作用的同时,加快完善公共养老服务体系。
关键词:
代际支持
健康自评
生活满意度
PSM方法
异质性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在线全文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学校读者
我要写书评
暂无评论
没有更多数据了...
下一页
全选
清除本页
清除全部
题录导出
标记到“检索档案”
共3页
<<
<
1
2
3
>
>>
跳转到
页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合并检索
0
隐藏
清空
合并搜索
回到顶部
执行限定条件
内容:
评分:
请选择保存的检索档案:
新增检索档案
确定
取消
请选择收藏分类:
新增自定义分类
确定
取消
订阅名称:
通借通还
温馨提示:
图书名称:
借书校区:
取书校区:
手机号码:
邮箱地址:
一卡通帐号:
电话和邮箱必须正确填写,我们会与您联系确认。
联 系 人:
所在院系:
联系邮箱:
联系电话: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