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109 篇 期刊文献
  • 25 册 图书
  • 20 篇 会议
  • 4 篇 报纸

馆藏范围

  • 157 篇 电子文献
  • 1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74 篇 理学
    • 65 篇 地质学
    • 21 篇 地球物理学
    • 2 篇 数学
  • 42 篇 工学
    • 20 篇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
    • 16 篇 矿业工程
    • 12 篇 测绘科学与技术
    • 6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3 篇 信息与通信工程
    • 3 篇 水利工程
    • 2 篇 机械工程
    • 2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2 篇 建筑学
  • 17 篇 教育学
    • 16 篇 教育学
    • 1 篇 心理学(可授教育学...
  • 16 篇 经济学
    • 16 篇 应用经济学
    • 4 篇 理论经济学
  • 13 篇 法学
    • 6 篇 法学
    • 4 篇 政治学
    • 4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1 篇 社会学
  • 12 篇 管理学
    • 9 篇 公共管理
    • 5 篇 工商管理
  • 8 篇 历史学
    • 7 篇 中国史
    • 1 篇 考古学
  • 6 篇 医学
    • 3 篇 临床医学
    • 3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3 篇 文学
    • 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2 篇 农学
  • 2 篇 艺术学
    • 2 篇 美术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主题

  • 11 篇 青藏高原
  • 7 篇 新生代
  • 6 篇 重力垮塌
  • 5 篇 裂变径迹
  • 5 篇 历史、地理
  • 4 篇 造山带
  • 4 篇 同学
  • 3 篇 归纳法
  • 3 篇 转换断层
  • 3 篇 伸展构造
  • 3 篇 色林错
  • 3 篇 观察法
  • 3 篇 龙门山
  • 3 篇 飞来峰
  • 3 篇 奇思妙想
  • 3 篇 印度板块
  • 3 篇 气候
  • 3 篇 蛇绿岩
  • 3 篇 成因
  • 3 篇 量刑监督

机构

  • 41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18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17 篇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
  • 7 篇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
  • 6 篇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
  • 4 篇 中国地质大学
  • 4 篇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
  • 4 篇 云南省地质科学研...
  • 3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
  • 3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
  • 3 篇 郑州市二七区人社...
  • 3 篇 国土资源部成都地...
  • 2 篇 中国地质科学院
  • 2 篇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 2 篇 云南地质科学研究...
  • 2 篇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
  • 2 篇 中核集团二七二厂
  • 2 篇 北京大学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 2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

作者

  • 74 篇 王二七
  • 13 篇 王刚
  • 12 篇 樊春
  • 11 篇 石许华
  • 11 篇 南二七
  • 9 篇 苏哲
  • 7 篇 陈良忠
  • 6 篇 孟恺
  • 6 篇 郝杰
  • 6 篇 万景林
  • 5 篇 李齐
  • 5 篇 刘小汉
  • 5 篇 陈智梁
  • 5 篇 许光
  • 4 篇 郑州市二七区人民...
  • 4 篇 王世锋
  • 3 篇 王非
  • 3 篇 郑州市二七区人社...
  • 3 篇 林文信
  • 3 篇 三二七

语言

  • 155 篇 中文
  • 3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作者=王二七"
158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排序:
青藏高原新生代地壳变形对同碰撞岩浆侵位的制约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06年 第3期22卷 558-566页
作者: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同碰撞岩浆作用是青藏高原新生代构造-岩浆活动的一种重要形式,各种类型岩浆岩广泛分布于高原内不同的构造单元中,其中有的来自地幔,不过规模都不大,它们是如何穿过异常厚的地壳侵位到近地表或喷出地表,这还是个未解之谜。根据构造分析...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金沙江转换断层沉积盆地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1985年 第1期1卷 33-42+111页
作者: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
金沙江断裂带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这里说的金沙江是指流经西藏和四川分界线的一段)。笔者认为,该断裂带是一条近南北走向的古代转换断层。在这个断裂带内,存在一个二叠纪—中三叠世的转换断层沉积盆地。这个古盆地里面的岩浆和沉积建造...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青藏高原大地构造演化——主要构造一热事件的制约及其成因探讨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2013年 第2期48卷 334-353页
作者: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尽管青藏高原具有至少5000万年漫长的演化历史,但是我们对它的认识多是基于一些持续时间很短的构造、沉积、热和气候等事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本文对发生在高原内的主要构造一热事件进行梳理,并在时空上进行对比,试图确定相对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关于大陆地壳消亡与再生循环过程的新认识——大别山新的区域地质资料和榴辉岩专题研究成果提出的启示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05年 第6期21卷 1677-1686页
作者: 郝杰 刘小汉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100029
越来越多的区域地质资料显示,大别山 UHP 榴辉岩相变质的大陆岩石以及在片麻岩中发现的含有柯石英包裹体的锆石和含有绿辉石包裹体的石榴子石等重矿物可能却是一个已经熔融了的榴辉岩相大陆岩片遗留下来的残留体,它们被包裹在由变形、...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桐柏杂岩的中生代隆升机制及其与南阳盆地沉降的耦合关系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2010年 第3期45卷 626-652页
作者: 许光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演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北京100049
桐柏山位于我国的中央造山带东部,走向北西—南东,南北跨越鄂豫两省,向西北倾没于南阳盆地之下,向南东过渡到大别山。山体由一套变质杂岩组成,南北两侧为含榴辉岩的高压变质地体,其构造就位过程一直为广大地质学家所关注。我们通过野外...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我国的一些造山带的侧向挤出构造
收藏 引用
地质科学 2009年 第4期44卷 1266-1288页
作者: 王二七 苏哲 许光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岩石圈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100029
尽管大陆只占地球表面的三分之一,但是人类生活在大陆上,大部分资源也来自于大陆,因此大陆构造研究有特别的意义,我国的地质前辈们为此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陆壳具有高度的非均质性,因此大陆构造要比大洋构造复杂的多,认识其演化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挤压造山带中的伸展构造及其成因——以滇中地区晚新生代构造为例
收藏 引用
地震地质 2005年 第2期27卷 188-199页
作者: 王刚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在印度和欧亚大陆晚新生代SN向陆内汇聚作用下,川滇地块沿鲜水河-小江左行走滑断裂和红河-哀牢山右行走滑断裂发生SE向逃逸和顺时针旋转,这必然造成其南缘的滇中、楚雄等地区地壳发生挤压缩短和隆升。然而,在滇中高原,SN向的小江断裂系...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李四光——【地质力学】读书笔记
收藏 引用
地质力学学报 2019年 第5期25卷 956-961页
作者: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李四光先生是中国地质学的奠基人之一,创建了以力学为基础的现代地质学以区别传统地质学,地质学研究从而从定性走向了半定量-定量化。学术观点是见仁见智,强调百花齐放,但是李四光先生以力学为基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印度陆块新生代两次仰冲事件及其构造驱动机制:论印度洋、特提斯和欧亚板块相互作用
收藏 引用
岩石学报 2018年 第7期34卷 1867-1875页
作者: 王二七 孟恺 许光 樊春 苏哲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100029 中国地质调查局 北京100037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北京100083 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 北京100085
印度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是印度洋扩张和特提斯洋闭合综合作用的结果。本文通过综合分析和研究提出这3个板块的相互作用致使印度陆块发生过2次向北的仰冲:早期(古新世末-始新世初,~57Ma)仰冲受其超高速运动(>140mm/yr)的驱动,与特提斯...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山盆耦合的一种重要形式:造山带及其侧陆盆地
收藏 引用
科学通报 2004年 第4期49卷 370-374页
作者: 王二七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 北京100029
造山作用以及由此引发的气候变化可形成两类河流系统,一是垂直于造山带流动的横向河流, 二是平行于造山带流动的纵向河流,它们分别将沉积物卸载于前陆盆地和侧陆盆地中.侧陆盆地不仅 比前陆盆地演化历史长,而且可保存较完整的沉积记录....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