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24 篇 期刊文献
  • 1 篇 学位论文
  • 1 篇 会议

馆藏范围

  • 26 篇 电子文献
  • 0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4 篇 艺术学
    • 11 篇 美术学
    • 10 篇 设计学(可授艺术学...
    • 4 篇 艺术学理论
  • 12 篇 历史学
    • 12 篇 中国史
  • 2 篇 文学
    • 1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1 篇 新闻传播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教育学
  • 1 篇 管理学
    • 1 篇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

主题

  • 3 篇 现代设计
  • 3 篇 中国美术
  • 2 篇 海外
  • 2 篇 汉学
  • 2 篇 中国风
  • 2 篇 《设计史学刊》
  • 2 篇 中国美术史
  • 2 篇 卜士礼
  • 2 篇 伦敦设计节
  • 2 篇 传统
  • 2 篇 全球转向
  • 1 篇 传达功能
  • 1 篇 文人画
  • 1 篇 城市
  • 1 篇 艺术
  • 1 篇 原境
  • 1 篇 想象
  • 1 篇 美术遗产
  • 1 篇 物质文化研究
  • 1 篇 宋瓷

机构

  • 26 篇 四川大学
  • 1 篇 中央美术学院
  • 1 篇 中国美术学院
  • 1 篇 英国剑桥大学

作者

  • 26 篇 汪燕翎
  • 3 篇 彭宇
  • 2 篇 冯钰颖
  • 1 篇 任平山
  • 1 篇 贾茹
  • 1 篇 邓筱
  • 1 篇 梁海育

语言

  • 26 篇 中文
检索条件"作者=汪燕翎"
26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订阅
《设计史学刊》与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25年 第1期 55-60页
作者: 汪燕翎 冯钰颖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000
《设计史学刊》致力于推动设计史学科的全球转向,特别千禧年后,通过对“设计史全球未来”“跨国设计史”“全球设计史”及“全球化设计史”等议题的讨论,很大程度重构了设计史的地理视界、理论框架和评判体系。文章围绕学刊部分专刊与...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故物与新词:近代西学冲击下的古器物研究
收藏 引用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6年 第7期37卷 212-216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在近代学术大转型的背景下,金石学与古器物学、考古学以及艺术史学之间具有复杂的联系。在中西学术强烈冲击的晚清民初,中国传统古物学进入西方现代学术视野,与新的学术方法结合,互相阐释,不断修正,并改变和启发着后来中国艺术史学的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信仰、改良与功利: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设计变革的推动力
收藏 引用
学海 2013年 第2期 187-190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设计系
英国作为设计史开篇最早的国家,自19世纪就开始了对现代设计①的探索,它是以不断回溯自身传统,不断修正工业文明的弊端与局限的路径进行的。特别是在社会基础发生巨大变化的维多利亚时期,英国设计面临着工业革命带来的全新课题,设计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汉学视阈中的中国美术:卜士礼与他的“Chinese Art”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5年 第5期 10-14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207
本文通过对英人卜士礼的学术成就及其著作"Chinese Art"进行分析,探讨这位晚清汉学家如何涉足中国古代艺术遗产,如何跨越语言与文化的藩篱构建出中国艺术这一新的知识体系。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铜亭如画:摄影与西方早期对中国美术史的视觉建构
收藏 引用
文艺研究 2021年 第10期 119-135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1871年,英国摄影师约翰·汤姆逊访问北京,与在京传教的德贞医生分别以不同的视觉技术拍摄了北京的遗迹影像,其中一些影像成为1887年法文本《中国美术》和1904年英文本《中国美术》的重要插图。这些与中国美术相关的文化实践均发生在19...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博物馆视野中的日本工匠文化
收藏 引用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2017年 第4期 29-33页
作者: 彭宇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四川成都610207
本文通过日本江户东京博物馆的展陈理念来解读17-19世纪的江户物质文化和城市生活,尝试以此来揭示日本近世工匠精神形成的背景和轨迹。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乡愁无根:战后英国设计中的“阶级”与“去阶级”
收藏 引用
装饰 2014年 第11期 28-32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两次世界大战是英国历史的分水岭,建立在明确阶级分层基础上的旧文化体系被逐渐消解,在战后消费社会形成的过程中,大众文化和各种亚文化占据了重要位置,并成为英国设计复兴的新动力。本文讨论英国战后设计脉络中依然隐含的阶级意识,并...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从纽霍夫瓷板画看17世纪以来“中国风”设计中的混杂与想象
收藏 引用
艺术设计研究 2018年 第2期 75-81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本文将荷兰代尔夫特的一块青花瓷板画作为西方"中国风"的一个标本,考察17世纪以来"中国风"设计在生产模式、物质性、视觉性以及更复杂的场域和空间中的混合状态,进而为艺术史和设计史中对"中国风"的解读提供一种更有文化包容性的角度。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幽闭之鹤——十年来海外中国美术史研究的境遇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13年 第11期 8-9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2013~F-9月23日,英国的中国美术史学者苏立文辞世,在某种意义上宣告了一个海外视中国美术史为一部独立延绵历史的时代随之结束,汉学家这一名词也将在海外艺术史研究领域愈发罕见。毕竟,西方世界对东方古物的兴趣虽然由来已久,但“...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中国设计需要怎样的“工匠精神”?
收藏 引用
美术观察 2017年 第1期 26-27页
作者: 汪燕翎 四川大学艺术学院
在后工业时代的今天,当我们以为匠人匿迹,手艺式微已经是一种历史命运的时候,匠人和匠艺突然成为热词,“工匠精神”在2016年甚至被提到国家理想的高度。无论东方西方,匠人似乎从来都没有这么被抬爱过。中国古训里要成为大师首先要...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