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限定检索结果

文献类型

  • 33,406 篇 期刊文献
  • 3,606 篇 报纸
  • 1,844 篇 会议
  • 629 篇 学位论文
  • 227 册 图书
  • 1 篇 多媒体

馆藏范围

  • 39,667 篇 电子文献
  • 46 种 纸本馆藏

日期分布

学科分类号

  • 12,268 篇 工学
    • 1,671 篇 材料科学与工程(可...
    • 1,150 篇 机械工程
    • 1,065 篇 电气工程
    • 934 篇 化学工程与技术
    • 869 篇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865 篇 土木工程
    • 833 篇 交通运输工程
    • 630 篇 软件工程
    • 553 篇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
    • 539 篇 电子科学与技术(可...
    • 527 篇 仪器科学与技术
  • 10,012 篇 医学
    • 6,108 篇 临床医学
    • 1,132 篇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
    • 1,081 篇 中西医结合
    • 726 篇 药学(可授医学、理...
    • 699 篇 护理学(可授医学、...
    • 692 篇 医学技术(可授医学...
  • 5,372 篇 管理学
    • 1,754 篇 管理科学与工程(可...
    • 1,666 篇 公共管理
    • 1,435 篇 工商管理
    • 594 篇 农林经济管理
  • 3,737 篇 教育学
    • 3,007 篇 教育学
    • 640 篇 体育学
  • 3,477 篇 经济学
    • 3,236 篇 应用经济学
  • 2,477 篇 理学
    • 507 篇 化学
  • 2,411 篇 农学
    • 677 篇 作物学
  • 2,331 篇 法学
    • 994 篇 政治学
    • 768 篇 马克思主义理论
    • 529 篇 法学
  • 1,448 篇 文学
    • 842 篇 中国语言文学
  • 701 篇 哲学
  • 450 篇 历史学
  • 432 篇 艺术学
  • 306 篇 军事学

主题

  • 265 篇 治疗
  • 254 篇 中国
  • 165 篇 诊断
  • 139 篇 应用
  • 98 篇 对策
  • 90 篇 并发症
  • 89 篇 高血压
  • 83 篇 护理
  • 78 篇 患者
  • 72 篇 儿童
  • 71 篇 企业
  • 66 篇 影响因素
  • 61 篇 免疫组织化学
  • 57 篇 耐药性
  • 57 篇 防治
  • 57 篇 预后
  • 56 篇 人才培养
  • 53 篇 质量控制
  • 52 篇 教学模式
  • 50 篇 临床应用

机构

  • 498 篇 西北工业大学
  • 275 篇 华中科技大学
  • 264 篇 太原理工大学
  • 237 篇 第四军医大学西京...
  • 233 篇 清华大学
  • 225 篇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220 篇 中国科学院大学
  • 214 篇 西安交通大学
  • 150 篇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
  • 145 篇 中南大学
  • 131 篇 天津大学
  • 114 篇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
  • 108 篇 浙江大学
  • 107 篇 天津师范大学
  • 103 篇 红河学院
  • 97 篇 中南大学湘雅医院
  • 94 篇 贵州师范大学
  • 88 篇 首都医科大学
  • 87 篇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 86 篇 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6,712 篇 刘卫东
  • 4,246 篇 刘卫
  • 3,747 篇 刘卫国
  • 3,130 篇 刘卫华
  • 3,017 篇 刘卫平
  • 1,811 篇 刘卫红
  • 1,107 篇 刘卫民
  • 871 篇 王卫英
  • 733 篇 刘卫星
  • 635 篇 刘卫锋
  • 625 篇 刘卫军
  • 613 篇 刘卫兵
  • 301 篇 刘卫卫
  • 232 篇 刘卫强
  • 182 篇 刘卫芳
  • 182 篇 刘卫英
  • 177 篇 刘卫明
  • 173 篇 刘卫忠
  • 162 篇 刘卫宏
  • 161 篇 张卫英

语言

  • 39,524 篇 中文
  • 188 篇 英文
检索条件"作者=刘卫英"
39713 条 记 录,以下是31-40 订阅
排序:
相思文学中的阻隔机制及其文化意义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9年 第2期22卷 60-64页
作者: 刘卫英 辽宁师范大学
相思主体与对象两者间的"阻隔",构成了相思成立并且升华为文学主题的一个重要机制。形成相思的时空阻隔有一定量的限制,使得主体于对象的审美期待有可能处于较佳状态,保持一种"陌生感"、"新鲜感",爱情的社会价值也借此得以实现。相...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蜀山剑侠传》女性因爱生恨复仇的主题史开创
收藏 引用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 第3期37卷 36-39页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辽宁大连116622
还珠楼主《蜀山剑侠传》中黄畹秋因爱生恨的非理性复仇,来自传统女性偏执报复的劣根性叙写,复仇模式较大程度上超越了传统复仇叙述套路。其复仇母题深受西方文学影响,女性复仇动因属"早期创伤型"变态复仇,类似"美狄亚"报情仇,复仇效应...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柳意象的相思情爱内核及人格化历程
收藏 引用
贵州社会科学 1996年 第6期 84-87,44页
作者: 刘卫英 王立 吉林师大中文系
宋人李元膺《洞仙歌序》曾谓:“一年春物,惟梅柳间体味最深.”《林下偶谈》也曾载这段动人的传说:“子瞻在惠州,与朝云闲坐.时青云初至,落木萧萧,凄然有悲秋之意.命朝云把大白,唱‘花褪残红’.朝云歌喉将啭,泪满衣襟,子瞻问其故,曰: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浅谈《希夷梦》怪兽形象的文化内蕴
收藏 引用
中华文化论坛 2016年 第10期10卷 78-84页
作者: 刘卫英 刘键 大连外国语大学文传学院 大连大学语言文学研究所
《希夷梦》作为清代汪寄一部卓有特色的神怪小说,文本中的怪兽形象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突破。文本中怪兽形象的功能,可分为"助力""阻碍"和"烘托"三种。在具体叙事上,作者有意突出了其功能性、转化性以及相克性等特性描写。同时,前代...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万般无奈下的有效抗争——古代女性以自杀行复仇的文化意义
收藏 引用
中国文化研究 2000年 第4期 75-79页
作者: 刘卫英 辽宁师范大学·中文系
以自杀行复仇的女性 ,虽生前未能以弱凌强 ,蒙冤寻死后却生发出某种神奇的能量 ,虽未直接致敌于死地 ,却因此造成了轰动效应 ,引发民众的同情不平 ,促使官府代为平冤理怨。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金庸小说中的复仇母题与爱情
收藏 引用
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 第4期27卷 32-37页
作者: 刘卫英,张宁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省公安厅 辽宁大连116029 辽宁沈阳110032
金庸小说复仇母题与爱情的关系,可分出四种类型:1.爱情遭拒,变态复仇;2.利用爱情复仇;3.爱情消解复仇;4.为了爱情而复仇。爱情遭到拒绝后的变态复仇,可见环境对性格影响;利用爱情达到复仇目的,和以爱情消解复仇者心中仇恨,为爱情而复仇... 详细信息
来源: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相对审美感知与古典诗歌中的视听错觉表现
收藏 引用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年 第6期21卷 62-65页
作者: 刘卫英 辽宁师范大学
相对于客观世界的时空存在,人的内心也存在着心理时空,在特定的心理参照系作用下,时间会相对缩短或延长,人对空间形体、色彩的感知也会发生某些变化。中国古典诗歌对这一心理现象,进行了可贵的艺术揭示,留下了宝贵的审美创造经验。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文学主题学与新文科的内在联系及拓展——兼谈谢天振先生的学术追求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2022年 第11期 172-181页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外国语大学汉学院 辽宁大连116044
谢天振先生是国内比较文学最早倡导者之一,也是主题学研究较早、持续倡导者之一,其学术研究与资源整合立足于传统学科意识基础之上,融入新文科理念。他于80年代后期、90年代后期先后撰写两部重要的比较文学教材中“主题学”一章,中外合...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明清小说中的喷火兽母题佛经来源及其异国情调
收藏 引用
东疆学刊 2010年 第1期27卷 45-49页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大学人文学部 辽宁大连116622
在清代历史演义小说中,喷火兽母题大为兴盛,这当属西来佛教故事母题。丝绸之路上的诸多游牧民族国家影响了由印度至华夏中原的佛经传译,给佛经文学注入了一些不可小视的游牧民族因子,而其中以马崇拜为代表的怪兽崇拜即是如此。对火器的...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
冰雪灾害与明清小说的民俗想象
收藏 引用
学术交流 2013年 第3期 179-182页
作者: 刘卫英 大连外国语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辽宁大连116044
严寒冰雪属突发性灾害。在古代交通条件下,行人很难避免严寒骤降时冻毙野外。北方游牧民族史诗中,冰雪灾害叙述往往同英雄的死而复生母题联系起来。唐代西征军队被暴风雪冻死的集体记忆,表明人们对冰雪灾害恐惧的持久。雪灾给古代小说... 详细信息
来源: 维普期刊数据库 维普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同方期刊数据库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