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利己—利他—利众: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之思 收藏
利己—利他—利众: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之思

利己—利他—利众: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之思

作     者:虞泽民 李英奎 闪明 马广林 

作者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北京林业大学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3年

学科分类:040304[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利己 利他 利众 武术文化 

摘      要:研究目的:中国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鲜明象征,是集技、艺、道为一体的既具身又具生之哲学,内涵人文底蕴、技术特色之价值,外存健康促进、审美欣赏之功能,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主体、客体、群体的行为、身体、思维具有整体性意义。对武术文化内涵的追溯和省思,便是对胜利者文化的感知,因为它在历史脉络中虽有缺失和扭曲但从未断裂,反而在元价值的本质属性中倾注了与时代、民族相符的应然性特征,进而在西方现代道德哲学语境中对于利己利他利众相互对照但不兼容且互相排斥的多元对立结构中寻求出得以存在、得以延续、得以升华的超然之性。藉此,试图从利己、利他、利众的视角探骊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之深层要义,希冀以全新的视角构筑中国武术文化内涵的认知维度。研究方法:本文基于利己、利他、利众的研究视角,以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为研究对象,以利己利他利众武术文化等为主题、关键词通过中国知网、百度学术等电子文献库检索期刊文献、硕博论文,通过国家图书馆等平台机构查阅匹配书籍了解武术文化内涵领域研究的前沿动态。研究结果:(1)中国武术文化内涵分为器物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次:(1)器物文化。器物文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物化表征,器物作为文化之载体,经传播和演化成为物化的客体,它们的创制经历不同时期以及不同地域的世俗性继承和改造,融入了民族性与时代内涵。服装、器械、技术、典籍乃武术器物文化之外显,是武术文化内涵的物化呈现。拳势技术方为武术器物文化之典型,在代际和跨域传承中形成现实性的物化书写,进而在完善、丰满利己的基础层得以本质性存在。(2)行为文化。武术流派林立,然门规分明、言行举止、礼仪道德皆有约束。习武之人需以实际行动诠释尊师重道的行为理念,经实践积淀进而固化成性,将重礼仪重道德的行为文化形成定势,并内化为共同遵守的价值导向和规范遵循,久而久之在习武实践中培育出了尊师重道的行为文化。尊师重道、重礼重德贵在举意,然意之生发源于心性和惯习,以武术文化中行为文化对人的心性修炼和惯习养成,进而在日常生活中培育出和善谦虚的行为典范和良好品德,实现中国武术在利他中的生成性存在。(3)精神文化。中国武术承载着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内涵,似乎在千年的时间洗礼中逐渐隐匿本质表象,升华了精神内容和文化隐喻,其凝练着一种超越民族、超越地域的内核文化,便是观照众生重生之意向,此处重生的生意指生命、生存、生活,亦是武术自身的生成过程和欲达的理想之境。然求生欲望皆是众生的自然性,但只有历经千幸的痛苦且幸福的辩证生成过程以及追求的价值体现,理解能够存在的存在状态和曲折微妙的生成过程才有可能超脱生之本身。中国武术精神文化内核中对于重生的隐喻是能够为众生带来对生命、生存、生活的变化理解,进而不管置身于顺境亦或逆境之中都能寻求慰藉和满足,其理想性存在和利众之意便作如是。2)中国武术文化内涵之思:(1)利己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内部动力。利己乃行为之动机,而动机是人类付诸行动的重要因素,利己的前提是洞明己身,自察不足。要想利他利众首先是要利己,然此利己并非自私自利之行为,更不是有人性无德性的自利性行为,而是以其厚重的文化积淀吸取、凝练时代内涵的给养充实丰富、完善自身,以寻求更好的利他和利众之维。(2)利他是中国武术文化的外在活力。亚里士多德认为利他是一种友爱,是治国的基石。中世纪的利他被认为是一种获得恩典和训练良好品德的途径。武术的行为文化内涵便是利他性的浑然呈现,但并不是西方道德哲学语境里的无人性有德性的利他主义,而是内化成性的惯习和品德塑造,是培育重礼仪重道德的利他之意,以实现心性修炼的升华。(3)利众是中国武术文化的价值旨归。利众既是利己之升华、利他之延伸,更是基于利己利他的的精神超越,不在拘泥于器物和行为的改变与引导,而是对众生精神的填补和馈赠。中国武术重生之意,也是众生之欲,进而以生命、生存、生活的重生意向的利众进阶为中国武术文化的价值旨归。研究结论:中国武术蕴含的器物、行为、精神文化的内涵极具利己、利他、利众之价值底蕴,理解利己、利他、利众之间的微妙关系和内在逻辑,方能明白立足于中华文化之根的中国武术文化中的本质内涵和至上高度。正如老子《道德经》有言: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的博大胸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