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我国电竞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收藏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我国电竞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我国电竞产业可持续发展研究

作     者:文恺 张琳 刘耀荣 张子悦 

作者单位:西安体育学院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3年

学科分类: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电竞产业 可持续发展 人才供给 分布及演进 

摘      要:电子竞技(简称电竞),作为一项新兴体育运动,具有极高的发展潜力。先行研究指出,我国电竞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的黄金时代。随着国家扶持政策力度的不断扩大,社会认可度的逐渐提高,以及赛制规范性的日益加强,其发展现状也暴露出诸多瓶颈,如产业链上多环节人才匮乏严重,格局仍未成熟,亟待优化等。面对带给我国巨额经济效益,深刻影响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电竞运动,如何依靠庞大的用户群体和市场规模,促进产业健康均衡、可持续发展,逐渐成为当下乃至未来需重点思考和探索的问题。研究目的:本文旨在基于大数据技术,通过对我国电竞企业的多维数据挖掘和可视化分析,梳理产业发展演进历程和分布现状;以目标为导向,结合我国电竞相关企业注册信息和招聘数据,对产业链各环节所需人才(行业实际人才需求)展开深入剖析,以期为有意从事电竞相关工作的人群提供从业参考,为国内电竞产业人才培养工作提供建议;通过逻辑分析,结合文献、书籍和实证资料,对数据结果进行解读,同时探讨产业现存的不足与局限之处,凝练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和举措。方法步骤主要包括:(1)分析并整合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CNKI、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等网站中有关电竞(e Sports)的中英文文献资料;政策、新闻资料;研究报告、书籍等资料,把握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形成本研究的理论基础。(2)利用Python编程语言,采集我国现存电竞相关企业的注册信息(3385条)、岗位需求(1206条)、所属区位等数据。(3)应用Excel 2021和numpy、pandas、matplotlib、echarts、jieba等工具包对不同维度信息分别进行统计计算和可视化分析。(4)结合理论观点和时政数据,归纳整理数理统计结果,完成对比解析和深入探讨。研究结果:总体看来,我国电竞产业已步入蓬勃发展阶段,近三年新注册的电竞相关企业数目分别为1068家(2022年)、526家(2021年)、206家(2020年),呈井喷式增长。数据结果显示,企业注册资金主要集中在50至300万元人民币,且自2020年起,注册资金在1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企业成明显增长趋势。由此可见,电竞产业受疫情冲击影响较小,仍能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并具备较大发展空间。此外,我国电竞企业尚存在地域分布不均匀特征,现分布以华东、华南、华中等地较为集中(72.3%),呈现出东强西弱、南强北弱的态势。企业经营行业分布方面,呈现出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31.14%)、科技推广和应用服务业(14.3%)、商务服务业(13.67%)为主,其余行业为辅的局面(40.63%)。企业岗位人才需求方面,分析结果显示:(1)不同类别的岗位实际人才需求存在较大差异,占据总体六成以上的橄榄枝抛向运营类和职能类人才;(2)招聘市场的主体学历要求为大专及以上,且岗位普遍对应聘者有工作经验要求。相较看来,研发类、赛事类、设计类岗位对工作经验要求更高;(3)岗位平均薪资受企业规模、场馆规模、赛事规模影响较大,且各岗位间薪资存在较大差异(运营类、职能类、媒体类岗位平均薪资集中在五千至一万元)。本研究还发现:研发类、设计类、赛事类岗位更看重应聘者的综合能力,且该产业薪资两极分化较为严重(初入职场的从业者平均薪资较低,处于收入上层的高水平从业人员平均薪资可达三万元以上)。细节发现方面,市场销售类岗位薪资处于收入中层,其平均薪资以主提成、辅底薪为主要特征。结论与建议:(1)总体看来,我国电竞产业近年来虽发展迅猛,但仍存在较大的上升和扩大空间;(2)数据挖掘与分析结果不仅显示出我国电竞企业对运营类和职能类岗位人才的迫切需求,也反映出对高水平游戏研发人员和高质量内容传播人员的强烈渴求;(3)为弥补相关企业地域分布和行业分布均呈现出的不均匀发展态势,建议产业链强化各分支领域的支撑。包括但不限于人才引进、强化交流合作等。特别是加强北方地区、西部地区的扶持力度,并加大产业对中下游行业的涉及范围。众所周知,高薪资与从业环境规模和应聘人员的综合能力密切相关。因此,建议应聘者在结合自身所属地区情况综合考虑的前提下,期望从事运营类、职能类、媒体类岗位者应更多地注重工作环境的影响;期望从事研发类、设计类、赛事类岗位的应聘者应更注重自身专业能力的提升;对于期望从事市场销售类岗位者,应不断扩充对产品性能、文化等内容的了解程度,并培养良好的沟通能力。总之,应聘者应根据自身情况和职业发展规划,积极提升自己的能力和经验,以实现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最后,建议国内教育领域学者和专家积极拥抱市场,以就业为导向,加强产、学、研一体化人才培养路径,通过整体布局、统筹规划,进一步升级和细化培养模式和方案,重视对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期及时为产业输送新鲜血液,促进可持续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