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一个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样本:改革开放初期体育发展的心态史考察 收藏
一个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样本:改革开放初期体育发展的心态史考察

一个转型时期的社会心态样本:改革开放初期体育发展的心态史考察

作     者:祁智哲 

作者单位:成都体育学院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3年

学科分类:0403[教育学-体育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4[教育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0206[历史学-中国现代史]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关 键 词:心态史 体育史 转型时期 《中国青年报》 《中国青年》杂志 

摘      要:研究目的:改革开放初期,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条件为建构和呈现体育这一复杂媒介主题的丰富图景奠定了基础,而社会价值观念的转型、公共话语的兴起,也推动了体育发展的现代化进程。这一时期,文化大革命时的思想混乱和信仰迷茫还未完全消退,剧烈的社会变革推动思想解放,使民众间的反思与争辩尤为强烈。体育裹挟其中,见证公共价值观的震动与调适,也正充当了表征改革的符号,可以视之为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典型样本。基于此,研究尝试通过从心态史的视域观察改革开放初期的社会心态渗透到体育当中的表现,以此穿透性地理解体育在转型时期发展变化的轨迹。研究方法:本研究借鉴心态史的研究视角与问题取向。因心态这一抽象物的复杂多变和难以琢磨,受各种因素和情境影响较大,故为了充分、有效地呈现这一剖面,通过媒介记忆来对其进行考察。与此同时,研究主要关注到社会心态最为活跃也最为复杂的青年群体——在思想走向解放、文化愈发多元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体育这一以万千关注者、参与者为基础组成的事物,必然与青年关于社会发展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等存在相互关系,而社会心态正是这些内容的综合表达。研究通过文献研究、口述采访、比较分析等方法进行,主要以在国内民众尤其是青年群体中发行量、影响力都长期居于前列、正充当了我国青年群体的主持人和记录者,并为呈现和塑造国民社会心态发挥了重要作用的《中国青年报》和《中国青年》杂志为考察中心,爬梳和分析二者在1978至1986年间所载的体育有关媒介记忆,并辅以民间性显著的口述史料为补充,探寻社会心态渗透到体育当中的表现、特点和路径并加以总结。研究还尝试借以前述分析,讨论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的社会心态变化和体育发展间的互动关系,对心态与体育间有待析说的微妙关联加以探究。研究结果:在改革大幕初启的年代,解放思想和先导和政策变化的牵引使中国民众对富足、美好生活的憧憬很快被唤起,并得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人们重新振作和聚集在一起,表达自己真实意愿的呼声空前高涨。总是和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体育,率先表现出破旧立新的话语渗透——与青春、与家庭、与科学、与革命等其他事业、与更广阔的社会联系在一起的体育,打破了文革结束后人们精神世界的暂时的荒原,成为一代中国人开始萌生富有现代气息的价值观和社会心态的投射。我国健儿在国际赛场上的优异表现,为祖国赢得巨大荣誉,吹响了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时代号角,成为开放中国真正走向世界的先行一步。受到党和国家的认可和推崇的运动员群体,成为当时的群体榜样,凸显了体育对一代青年人砥砺品格、实现人生价值的激励作用。在跃跃欲试和纠偏遇阻中,体育发展中的各种复杂现象,甚至一些矛盾和冲突也纷至沓来、纵横交错,凸显出转型期的颉颃。国民对矛盾的正视,使之成为革新的动力,新思想和新事物在矛盾的化解中充分涌流、充分发展,更为人们主动参与体育搭设了窗口、为体育事业在转型时期找寻正确的方向提供了条件。研究结论:其一,体育一方面是急速变迁的时代的精深注脚,另一方面也构成了我们理解当代中国变迁的一种独特视角。在改革开放初期,体育是反思与犹疑心态中的先锋与示范,公共价值观念中对体育的态度之变化,表征了特定阶段社会心态的演变与波动,成为转型时期我国国民社会心态的一个典型样本。其二,作为转型时期社会心态的容器和放大器,也正是体育独特的价值功能之一。社会转型时期思想的冲突往往表现得更为显著,而直接关涉政治的话题则总是较为敏感,体育就成为人们激辩改革的入口。国民对此敢于发出或许并不成熟的思考,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尤其是直面民族国家命运的勇气,成为改革发展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资源,融入进时代的精神气质。从这一意义上来说,体育更应该成为积极心态的孵化器,成为经济、社会乃至政治文明的思想引擎,以其竞争的姿态浸润人的心灵,唤起强烈的时代感和责任感,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凝心聚气的强大精神力量。此外,研究中还关注到转型时期中国民众的金牌认识。将金牌与民族荣誉紧密联系,见证了中国在刚刚走向世界、面对世界时的迷思,急于借金牌证明自己,借体育成绩提振民族信心。借力于0的突破,世界见证了走向自信自强的中国人射出的子弹,国民在中国体育追逐金牌的竞赛中消解了文化自卑。在特定时期,这是以公帑供养的中国竞技体育从精神层面反哺国民的一种形式——国民期望通过健儿在国际赛场博得头筹,分享其在世界舞台上收获的肯定与认可,成为改革困难和停滞时杀出一条血路的突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