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及破解路向 收藏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及破解路向

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及破解路向

作     者:余喆 黄甜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 广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会议名称:《第一届湖北省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3年

学科分类:040303[教育学-体育教育训练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体教融合 课程思政 高校体育 

摘      要:研究目的:体教融合赋予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新的战略地位与时代内涵,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应唤醒体育课程的思政基因,赓续健体育魂的历史使命,实现思政教育与体育教育同频共振。本研究从应行之策、应然之举、应有之义三个维度系统分析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从潜在短板、主要障碍、显著困难三个向度深入探究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从入脑入心,落地落实、见行见效三个角度深刻探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破解路向。以期在新时代实现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向高质量发展进程迈进,共同助力体育强国建设。研究方法:(1)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最新相关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为本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2)采用专家访谈法,设计关于体教融合背景下如何落实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访谈提纲,对研究体教融合与体育课程思政相关专家进行访谈,为本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宝贵的一手资料。研究结果:第一,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1)应行之策:顺应国家教育政策导向的新形势。在体教融合和五育并举的新格局下,切实增强高校体育思政课程的亲和力、感染力、时效性,既是积极响应国家课程思政号召的发展之需,又是实现思政课程与体育课程同向同行的应行之策。(2)应然之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需求。体育教育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将思政元素融入高校体育教学实践,发挥以体育人、以体育德、以体铸魂的协同育人功能,点燃青年大学生的精神火炬,筑牢青年大学生的理想之基,助力教育强国有温度,促进体育强国有后劲。(3)应有之义:实现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的新方向。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师的头雁效应,高校体育教师不仅要做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大师,更要成为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人师,从而推动新时代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第二,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问题指向:(1)潜在短板: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机制有待健全,存在着体育课程思政理论体系不完善、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培训不到位、体育课程思政评价制度不精准的现实困境。(2)主要障碍: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有待优化,存在着育人教学模式单一、育人形式载体陈旧、育人教学场地固化的现实困境。(3)显著困难: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有机融合有待深化,存在着体育课程思政难融合、体育课程思政浅融合、体育课程无思政的现实困境。研究结论:体教融合背景下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破解路向:(1)入脑入心: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为先导,发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引领力。一是要健全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理论机制,以夯实理想信念为价值内核、以厚植家国情怀为永恒主题、以合力同向同行为内在逻辑,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提供新发展、新方向、新思路。二是要优化高校体育教师课程思政培训机制,推动高校体育教师思政培训朝着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三是要建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机制,打造内容+主体与1+N的高校体育课程思政评价模式。(2)落地落实:以创新育人模式为抓手,提升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吸引力。一是要实行理论+实践相结合教学模式,营造实践育人新生态。二是要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运用数字化赋能体育教学新形态。三是要构建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模式,打造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合力育人新样态。(3)见行见效:以优化融合方法为重点,增强高校体育课程思政的渗透力。一是要坚持内容融合,寓家国情怀、社会责任、科学精神、职业素养等思政元素于体育课堂教学全过程。二是要坚持队伍融合,建设一支价值塑造、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同频共振的思想政治教育+体育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三是要坚持资源融合,打破育人资源共享壁垒、全方位整合育人资源、实现育人资源共享协同,建立跨学科联动育人共同体。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