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论体用思想在武术中的运用 收藏
论体用思想在武术中的运用

论体用思想在武术中的运用

作     者:王少宁 杨祥全 

作者单位:天津体育学院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2年

学科分类:040304[教育学-民族传统体育学] 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体用 传统武术 道器不二 已发未发 摄用归体 

摘      要:体用是中国传统哲学与思想史中的概念,也是武术文化体系中的重要脊线。作为一对哲学范畴、思维方式和分析框架,体用观对建构武术理论有着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调研和历史研究等方法对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基本内涵、内在机制进行分析与阐释。研究认为,体与用在古文献中最初是以单一概念出现的,并未上升到哲学范畴的高度。从哲学思维来看,体有本体、本质、实体等涵义,在西方思想中,所谓本体(即本质),是指万事万物的底子,即宇宙的原材料,思想的重心在质料方面,在这里,体蕴意根源、根据与不变;用有表现、作用、功用等涵义,在中国思想中,看重物之用,而不是物之质,重视事物外在功能、作用和事物的运动形式,从而引出功能原则的倾向,即从功能的角度了解其本质是中国传统思想的特质。体用这一特定的具有整体性、多义性的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思维方式被引入到武术理论体系当中并成为指导武术实践的方法论基础,堪称哲拳理学拳的太极拳术就是太极哲理与拳术完美结合的典范。王宗岳所撰写的《太极拳论》深受理学家周敦颐《太极图说》的影响,确立了太极拳借鉴、吸收宋明理学体用结构以此阐释拳理的方法论意义。就武术本体的意义而言,其体用内涵可以理解为:1)拳势以练周身一体的内气与劲力为体、以练攻防一体的技击战术与技巧为用。在传统武术训练中,练与用在工具意义上是体用一体的,其内涵体现在劲力为体/攻守为用,其中,技是基础与原则,击是目的与运用。言其体时,势含攻防之意;言其用时,内劲贯于着中。即武术常言的体用兼备体用合一;2)拳理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受宋明理学(两宋元明至清代前期,融合儒、释、道三家学说的理学)体用思辨的影响,传统武学被赋予载道传统和价值理性,吸收传统哲学以静为体,以动为用动静观的形上意蕴,推衍至套路和实战对抗中,即临敌时身心松静(寂/未发)为体,攻防时之变化(动/已发)为用的体用思想范畴;3)在武术功夫论域中,体认武学之道是历代拳家及研习者向内觅理的实践方式,也是超越技、艺、器形而下规定的不二选择。因此,武学中的体还有体认、体会、体悟等内涵。即是说,在体道、味道,进而以武入道的拳法体认阶序中,经由身体(主体)体认这一功夫路径,营构出练体与练用的深层内蕴。武术与体用思想相融的内在机制:1)道器不二的道艺体用观。中国传统哲学讲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在这里,道被理解为宇宙万物存在的形上根据,器则被理解为得以承载道的具体事物与现象。道在逻辑上先于、高于、超越于器,是器之为器的所以然和当然之则,但实际上两者并不分离,是道在器中道器不二的。也就是说,同样一个事物,从形而上的角度看,是道;从形而下的角度来看则是器。那么,如何进乎道,如何达于道呢?因此,可以通过对形而下之器的学习和探究,进而体认道之全体大用,这便是宋明理学一脉相承的思想学说——格物致知。2)已发未发的动静体用观。已发与未发构成一体两面功夫论。朱熹关于已发未发的修身功夫论源自对《中庸》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的进一步哲学阐释,它与武术体用论意义上的动静是有一定区别的,但是实际上,除了临敌攻防时的技击行为这一表面区别之外,二者在一体(心体)两面(主敬涵养、格物致知)上的哲学涵义则是相互贯通的。从攻防之道的视角来看,已发未发临界点的功夫本身蕴含着尽己所长与尽己而守的双重审视。就临敌精神状态而言,静为本体,并非身体的不动与思维的枯寂,而是身与心被调动的最活跃的时刻,表现出注意力的集中和精神的专注,是一种本体感知下的训练方法,如形意拳三体式三尖相对的静不仅要体会呼吸与周身的联系,更蕴涵着意念引导下全身上下、左右、前后协同攻防的意义,拳谚讲以言其体,则无力不具,以言其用,则有感即应即是此意。3)摄用归体的拳势体用观。简单来说,摄用归体就是通过客观事物的外在形象或现象把握被研究对象的本体内涵。拳家在面对要观察的事物或现象时,运用摄用归体的意象思维,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形象的抽象和总结,来把握自然界以及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和法则,从而进行关于技击的想象与创造。传统武术中有许多极富想象空间的拳势名称,如苍鹰捕食(喻捉拿之精)饿虎扑食(喻威猛之法)猿猴出洞(喻纵跳之灵)鹞子穿林(喻翻身之巧),等等。这些动作既是体,也是用,体即在用之中,正所谓体用一源无间。从内家三拳太极拳、形意拳、八卦掌的创拳思想和攻防技术体系来看,具体的拳势在体的规定与用的变通上,实际上也反映了这种体用一源的辩证关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