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产业导入与空间转型: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 收藏
产业导入与空间转型: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

产业导入与空间转型:体育发展驱动下的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

作     者:冯晓露 仇军 

作者单位:清华大学 

会议名称:《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

会议日期:2022年

学科分类:0403[教育学-体育学] 04[教育学] 

关 键 词:闲置工业空间 空间转型 空间再利用 体育产业 体育空间 

摘      要:研究目的:工业转型带来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产生了体量庞大的闲置工业空间,有单体的工业建筑,有成片的工业区,也有贯穿城市的大型滨水工业带。这些闲置空间如果得不到合理利用,不仅不能产生价值,还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阻碍和负担。对于已经失去原有功能的工业空间,将其匹配到有相应需求的新兴产业,盘活闲置资源的同时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无疑是一种促进产业升级、改善居住环境和优化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体育作为国计民生的重要组成,经济增长空间大,价值溢出效应显著,但其发展一直受制于空间资源短缺。如何通过与体育发展的有效结合,推动工业空间再利用,化解体育发展中的空间资源短缺问题,是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研究方法: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根据研究目的和内容,在国内外主要数据库以体育产业、工业空间利用、工业区更新工业遗产保护、体育&工业空间、体育&工业区更新等为检索词,获取相关学术文献。2)专家访谈法:访谈专家主要分为三类:一是负责体育产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政府官员;二是在体育产业和工业空间改造项目中的企业负责人;三是体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城市规划和建筑设计等领域的学术专家。3)实地考察法:于2017年6月-2020年11月期间,对与研究相关度较高的案例进行实地考察,所涉及的案例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国际国内体育空间运营案例,包括体育场馆、体育公园、体育小镇等;二是国际国内涉及到体育项目的工业空间改造案例。研究结果:工业空间作为一种建成环境,其产生和形态的转换,都可以理解为对产业发展需求的适应。从工业空间到适应体育发展的新空间,所涉及的不仅是所服务产业类型的变化,也蕴含着空间在社会生产过程中的角色转换,即以工业生产主导的生产空间转型为以体育消费主导的消费空间。根据工业空间的不同表现形式,将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再利用归纳为6种模式:体育赛事介入城市工业区更新模式、体育融入滨水工业带更新模式、工业建筑群整体转型全民健身中心模式、大型工业建筑改造城市体育综合体模式、小型工业建筑改造体育活动场所模式、以工业设施为基础的运动项目开发模式。各类模式虽然都是以体育产业或体育元素的导入促进工业空间转型,但是不同的工业空间形式与体育的融合方式各不相同,空间转型后的依存资源、运营方式和发展路径也形成了较为鲜明的特征。体育发展与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的结合,丰富了工业空间再利用的方式,拓展了城市产业资源配置、功能提升的思路。相较于以往的工业空间再利用方式,体育具有自身的独特之处,这也让体育发展与闲置工业空间再利用的结合形成较鲜明的优势,主要表现为结构功能匹配、产业前景广阔、社会价值外溢。呈现出四个特征:政府整体规划与政策配套作用关键,大型国有企业资源和效率优势明显,土地政策的开放程度存在地方差异,开发与运营方式呈现多样化趋势。面临的主要困境是:规划引导不足,产业导入与空间转型缺乏实施依据;协同机制缺乏,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再利用规模有限;政策配套不足,社会资本缺乏长期投资的动力;产业融合度低,文化传承与创新不足;基础研究薄弱,理论输出滞后于实践发展。研究结论:体育发展驱动下的工业空间再利用已经形成一定的实践积累,这些实践积累对于推进我国工业空间存量消化、新型体育空间拓展的经验认识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由于实践时间较短,实践中也面临相应的发展困境。在我国体育发展和国家工业转型趋势下,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更好实现以体育发展驱动工业空间再利用。一是加强规划引导,发掘体育在城市更新和产业转型中的长期效用;二是推进协同发展,引导大型工业国企转型发展体育产业;三是优化政策配套,激发社会资本长期投资空间改造和运营;四是丰富空间利用方式,统筹推进物质更新与文化更新;五是加强体育空间规划研究,探索新型体育空间开发利用方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