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新生儿无陪病房身份识别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研究 收藏
新生儿无陪病房身份识别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研究

新生儿无陪病房身份识别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研究

作     者:石敏珠 

作者单位:常熟市中医院 

会议名称:《第十三届江浙沪儿科学术会议暨2016年浙江省医学会儿科学学术年会》

会议日期:2016年

学科分类:1011[医学-护理学(可授医学、理学学位)] 10[医学] 

关 键 词:新生儿无陪护病房 身份识别 流程改进 安全性 

摘      要:目的:探讨新生儿无陪病房身份识别流程改进的应用效果。方法:我科室自2014年6月以来在新生儿无陪护病房实施身份识别流程改进,执行身份识别操作流程,比较流程改进前后新生儿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结果:流程改进后,新生儿的孕周、皮肤、性别、体重等方面的记录正确率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腕带缺失、病历分离的发生率低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高于改进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讨论:患儿无陪护病房是目前医学界推崇的一种规范的医学治疗模式。但由于没有家属的陪护,新生儿弱小,有缺乏自理且无法进行语言交流,发生身份混淆的几率比普通成人病房要高许多。近年来,有关新生儿丢失、抱错事件时有报道,引起了社会上对对患儿科的信任危机。为了保证医疗护理安全,住院患儿安全身份的识别是第一步。鉴于新生儿本身的特点及无陪护病房的医疗模式,新生儿科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身份识别时,采用单一的方式,如采用腕带、胸牌、腕带等,增加新生儿身份识别隐患。有研究认为,新生儿有含手腕带在内的至少2种不同方式的身份核实[13]。此外,当护理人员未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护患沟通障碍以及加护的情绪等都可能造成身份识别的相关临床缺陷的发生。正确识别患儿身份是增强患儿护理安全性,减少医疗纠纷与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的保障[14]。本研究结果也显示,身份识别流程改进后,不仅新生儿的登记信息的正确率提高,护理缺陷和差错减少了,而且家属的护理满意度也提高了。通过严格的新生儿身份识别程序的公示与执行,在治疗护理和操作时严格执行新生儿身份识别制度,使安全护理有章可循,有效提高了护理人员的责任心和护理质量,减少了护理差错的发生[16-17]。在身份识别的过程中使用双腕带标识,一方面能够有效防止因错误识别患儿引发的医疗事故,减少患儿家长害怕患儿弄错而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另一方面也提高了管理效率[17]。为了提高新生儿家属的信任度,我科在身份识别中特加入了新生儿身份确认单,以患儿出入院时脚印的识别来确认其身份,这不仅改变了只有医务人员进行新生儿身份识别的管理,主动邀请新生儿家属参与医疗的安全管理,增强了家属的信任程度,提高了护理满意度。而且新生儿身份确认单杜绝了入院、出院不是同一个婴儿的可能性,有效减少了医疗纠纷,提高了新生儿住院的安全性[18]。流程改进后,新生儿从入院到出院的整个过程各个环节都加强了细节管理,高度重视细节,认真做好每一个细节,杜绝了差错风险的发生,切实提高了身份识别的安全性和护理质量。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