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微生物溶解内蒙古褐煤影响因素及产物分析 收藏
微生物溶解内蒙古褐煤影响因素及产物分析

微生物溶解内蒙古褐煤影响因素及产物分析

作     者:岳子林 刘向荣 李小彬 杨再文 杨水兰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化学与化工学院 

会议名称:《中国化学会第30届学术年会-第二十八分会:化学生物学》

会议日期:2016年

学科分类:081702[工学-化学工艺] 08[工学] 0817[工学-化学工程与技术] 

基  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373158) 陕西省科技厅国际合作项目(中澳)(2013KW17) 

关 键 词:微生物 溶煤 溶煤产物 紫外光谱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 

摘      要:利用产碱假单胞菌、施氏假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粗毛栓菌4种微生物对内蒙古褐煤进行溶煤实验,探索了煤样粒度、氧化程度、溶煤时间和溶煤方式等因素对溶煤率的影响,并对溶煤产物进行了红外光谱(IR)、紫外光谱(UV-VIS)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分析。结果发现,当采用煤样粒度为0.074-0.125mm、氧化程度为10 mol/L、溶煤时间为14天和摇瓶培养的方式进行溶煤时效果较好,其中,铜绿假单胞菌溶煤率最高,达62.61%。IR分析结果显示,溶煤后残煤红外光谱图与氧化煤红外光谱图相比羟基振动峰增强,芳烃结构振动峰减弱;UV-VIS分析结果显示,溶煤产物的主要成分为苯酚衍生物、醛类、醚类化合物;GC/MS分析结果显示,氧化煤经过微生物溶解以后,其结构发生变化,部分溶解为低分子量化合物。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