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下络脉诊法渊源及现代研究探析
作者单位:广西中医学院
会议名称:《泛中医论坛·思考中医2006——经典中医的特色和优势》
会议日期:2006年
学科分类:100505[医学-中医诊断学]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摘 要:舌下络脉诊法是中医舌诊的重要内容,这一独特的诊断方法最早起源于《黄帝内经》。《内经》认为邪入络则络脉盛而色变,故将其病机总括为经络凝涩,结而不通。及至晋代,葛洪延续了《内经》运用舌下络脉诊治疾病的方法,在《肘后备急方》中最早记载了观察舌下两脉,以预测黄病病情的深浅、以及割刺舌下络脉方法的临床运用。隋代·巢元方在《诸病源侯论》中进一步阐述了舌下络脉诊法在诊病过程中的作用,明确提出络形与络色的基本概念和变化。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中设《舌论》与《舌病》专章,对舌下络脉的形色变化观察更为仔细。自宋元以后,历代医家不断扩大了舌下络脉诊病治病的范围,将舌下络脉的诊察与气血运行及脏腑功能的盛衰联系分析,并以此作为判断病情轻重转归的依据。鸦片战争时期,尤其是国民党政府于1929年通过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后,舌下络脉诊法几近被人遗忘,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1964年张赞臣先生在《中医杂志》上撰文,提出舌下络脉与心肝两经关系密切,不论是身体任何部位有所淤积或是痰湿内阻,脉道不利时,皆可观之于舌下络脉。由此舌下络脉诊法再次受到各医家的关注。现代实验研究表明:舌下络脉怒张、弯曲,舌下出现瘀血点、瘀血丝等异常变化,与微循环障碍静脉压升高、血液流变性异常、血液凝固性增高或纤溶性降低、血小板聚集性增高或是释放功能亢进、微血管周围结缔组织支持作用的减弱以及维生素C的缺乏有关。临床实践表明:舌下络脉诊法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尤其是对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具有血行瘀滞特点的疾病,舌下络脉大多表现为血色暗红,管袢瘀血,异型管袢增多,微血管血行速度慢,由于它比紫舌更早出现,故较紫舌更有价值,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作用。舌下络脉诊法具有诊断方便、准确,无损伤性等特点,可对病人进行大量可重复性、及时性的临床观察,值得大力推广运用。本文试就舌下络脉诊法的历史渊源及现代研究作一初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