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卤代温室气体在线观测
作者单位: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 布里斯托尔大学 奥斯陆大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大气成分观测与服务中心 中国气象局大气化学重点开放实验室 瑞士联邦材料测试与研究实验室 布里斯托尔大学 乌尔比诺大学 英国气象研究所 英国气象研究所
会议名称:《中国气象学会2007年年会》
会议日期:2007年
学科分类:07[理学] 070602[理学-大气物理学与大气环境] 0706[理学-大气科学]
基 金:欧盟第六框架计划项目(GOCE-CT-2003-505419)“欧亚气体卤代温室气体系统观测” 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重点项目(CCSF2006-4)共同资助
关 键 词:卤代温室气体 北京上甸子区域大气本底站 在线观测 GC-μECDs 本底浓度 污染浓度
摘 要:卤代温室气体是指含卤素(氟、氯、溴、碘等)的温室气体。由于它们损耗臭氧层,导致全球变暖,被列入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和《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清单。根据国际公约,2010年至2015年,中国将全面禁止排放大部分卤代温室气体。近年来,发达国家相继完成了《蒙特利尔议定书》减排任务,转而将注意力集中到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的减排进程。随着禁排时间日益临近,我国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外交压力。中国政府采取了臭氧层耗损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控制措施,并已经实施了臭氧层耗损物质的淘汰方法,由于缺乏我国典型地区大气浓度变化实测资料,中国卤代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分布估算仍有很大的不确定性。2006年10月,通过与欧盟合作,在北京上甸子区域本底站建成了国内第一套气相色谱-电子捕获检测器(GC-μECDs)卤代温室气体现场连续观测系统,至今已获得15种卤代温室气体(其中12种被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或《京都议定书》减排清单)的连续观测数据。这是国内首次对多种卤代温室气体同时进行在线连续观测(CFC-11,CFC-12,CFC-113,SF6,CHCl3,CH3CCl3,C2HCl3,C2Cl4,CCl4,HCFC-22,HCFC-142b,Halon-1301,Halon-1211和CH3Br浓度变化)。该系统采用国际标准,实施严格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观测结果得到了国际认可。初步结果表明:所有观测物种都显示一条清晰而稳定的基线,代表了我国华北地区卤代温室气体的区域本底浓度,与北半球大气本底浓度基本一致;有部分卤代温室气体如CFC-12、CFC-113、Halon-1301、CH3CCl3、CH3Br污染浓度已接近本底浓度,远低于发达国家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水平。但仍有部分物种的污染浓度很高(如列入《蒙特利尔议定书》减排清单的CFC-11、HCFC-22和CCl4,列入《京都议定书》控制清单的SF6),其减排前景仍不容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