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苏鲁造山带之下的“鳄鱼”状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收藏
苏鲁造山带之下的“鳄鱼”状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苏鲁造山带之下的“鳄鱼”状速度结构及其构造意义

作     者:徐佩芬 刘福田 王清晨 从柏林 陈辉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会议名称:《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七届年会》

会议日期:2001年

学科分类:070904[理学-构造地质学] 0709[理学-地质学] 07[理学] 

基  金:科技部973项目(G199907550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9794044)联合资助 

摘      要:正大别—苏鲁造山带是华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陆—陆碰撞造山带.造山带中广泛出露的含柯石英榴辉岩的超高压变质岩带,是陆—陆碰撞过程中表壳岩俯冲到大于120km的地幔深度,而后又折返回地表的标志.新近的地震层析成像研究成果展现了造山带之下从Moho面到至少110km的深度内存在向北西倾斜的板片状高速体,可能代表俯冲扬子板片的残留体,进一步表明扬子陆块俯冲于华北陆块之下.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