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的接受研究
作者单位:延安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丹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1[哲学] 0101[哲学-哲学] 010103[哲学-外国哲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摘 要:中国学界认为,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深受海德格尔、黑格尔、马克思和弗洛伊德等人的影响,呈现出了从“海德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到“黑格尔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再到“弗洛伊德式的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基于这种观点,马尔库塞在提出“新感性思想时,正处于其思想的“弗洛伊德时期,作为其美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新感性也展现出了内在的发展逻辑。20世纪七十年代末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伴随着“西马思潮在中国的传播开始了其中国之旅,至今四十余年间,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情况呈现出了从批评到认识再到反思的一个过程。 本文立足于中国学者对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接受情况,梳理并分析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历程,以历史时间为经度,以接受语境、核心话题为纬度,在双重线索中构建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史。本研究之所以关注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情况,其原因有二,一是想要呈现国内学者眼中的马尔库塞思想与马尔库塞本人思想之间的异同,建立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谱系,二是希望通过对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情况的反思,深掘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对建构当代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美学话语体系的理论价值。 本文主体内容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概述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理论背景与基本内涵。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建立在批判理论基础上,批判了发达工业社会的技术理性。其思想受到海德格尔、黑格尔、马克思、弗洛伊德等哲学家的影响,致力于发展人的“本能心理结构,试图通过艺术和审美的形式打破资本主义既有体制,恢复人的主体性,进而建立自由的审美生活世界。 第二章着重介绍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相关理论文本在中国的译介情况及“新感性思想之中国接受史的划分情况。具体而言,国内学界对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接受正是在大量译介工作的开展下得以形成的。同时,本章参考了国内学者周可和朱春艳对马尔库塞之中国接受史的划分。周可从接受视角分析了马尔库塞在中国学界的传播和接受情况,认为其在中国的接受历程可划分为两个阶段:即20世纪七十年代末到20世纪八十年代的“由冷到热阶段和20世纪九十年代到2014年的“由浅及深阶段。而朱春艳则从历史和主题的接受视角考察了马尔库塞在中国的接受情况,将其接受历程分为三个时期,包括1980年代美学热中的“去政治化情绪;1990年代文化热中的“政治诗学;新千年后“技术转向与美学和政治的融合。基于周可和朱春艳的分析,本研究以历史时间为经度,以接受语境、核心话题为纬度,将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中国接受过程分为三个历史时期:接受的奠基期(1978-1982)、接受的活跃期(1983-1999)、接受的反思期(2000-2023)。 第三章着重依据接受史的划分,探讨了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接受语境下,国内学者在接受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中所关注的核心话题。其中主要包括:接受的奠基时期,即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初传入中国时,受马克思主义语境影响,中国学者就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的关系问题所展开的讨论。接受的活跃时期,国内学者尝试超越马克思主义语境,不断加强对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相关文献译介,关注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内在逻辑,进而在美学和文化诗学的语境下,围绕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与中国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所展开的讨论。接受的反思时期,即21世纪以来受生态与技术语境的影响,国内学者围绕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与当代生态、技术发展问题所开展的讨论,这些讨论无不凸显了中国学者的当代问题意识,为建构中国话语阐释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第四章着重对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的接受历程予以深入反思。其中包括对三个重要问题的反思:一是尝试反思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接受动机问题。二是尝试反思国内学者在接受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过程中所产生的“误读,这之中既包含“正误,也涉及到“反误,这一反思可帮助人们从侧面发现马尔库塞自身思想与中国学者所接受到的思想之间所存在的差异。三是尝试反思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当代语境中的理论价值,在对西方学者的理论接受过程中,国内学者不仅要考虑其思想与马克思主义之间的异同关系,也要自觉运用中国意识解决中国问题,推进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中国化,从而建构中国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 综上所述,回顾1978-2023年以来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在中国学界的接受历程,不难发现,国内学者对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的接受经历了一个从批评到认识再到反思的过程,这恰恰反映出马尔库塞“新感性思想所具有的理论张力与阐释价值,尽管其思想不免带有乌托邦的色彩,但又正是这种迷人色彩展现了人的乌托邦冲动与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