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化地理学视域下《在路上》的景观书写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郝桂莲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摘 要:作为“垮掉派的灵魂作家,杰克·凯鲁亚克的《在路上》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被誉为“垮掉派的圣经的《在路上》以一种离经叛道的“自发式写作讲述了主人公萨尔、迪安一行人多次穿越美洲大陆的旅行故事。一路上,主人公们穿梭于乡村与荒野,在城市中流连狂欢,道路两旁不断变化的地理景观所展现出的是20世纪中期美国社会的变迁图景,隐喻着美国现代化发展的永不停歇。本文将用新文化地理学的视角聚焦于这些景观,从自然景观、文化景观和性别景观三个方面探讨小说背后所反映的文化现实。 首先,美国的西部荒野作为典型的自然景观,植根于美国拓荒的历史,反映了整个民族的特殊情结。但在现代发展之下,真正的荒野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冰冷而无情的陌生人都市,寻找理想中的荒野反而让他们不得不面对异化人性的消费主义、政治环境和边缘空间,陷入新的困境。其次,为了逃离这种困境,主人公以爵士乐为发泄口,驾驶着汽车在公路上驰骋,试图通过这种方式追寻真正的自我。公路与汽车作为现代文明的产物,是反映美国工业历史的文化景观;爵士乐作为美国音乐与黑人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则反映出垮掉派所追崇的波普文化。两者共同构建起了主人公的逃避空间。最后,整个在路上的旅行塑造了一个完全男性的世界,主人公一行人组成的男性同盟不断冒险,女性的生活则以男性为中心展开。这种模式以移动的“家庭为交叉点,将男性和女性都限制在特定的空间里,构建出一种传统而固化的性别景观。这三种不同的景观映照着主人公在现代化发展下所面临的社会困境、精神困境和性别身份困境,这些困境是美国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有着无法摆脱的内在必然性。 作为垮掉派的先锋,凯鲁亚克在《在路上》中用逃避与反叛的姿态来面对这些异化和不安,这种书写是垮掉派最真实的呼喊,也是激励他们不断上路的本源力量。然而美国社会形态的演变如影随形,他们为了逃避现实而踏上寻找理想的路,却一次又一次陷入现实的泥沼。“路往何方是他们当下的困惑,也是永恒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