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云南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收藏
云南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云南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现状及提升路径研究

作     者:苟晓芹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孝川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120403[管理学-教育经济与管理(可授管理学、教育学学位)] 

主      题:云南地区 农村学校 农村教师 教育科研素养 素养提升 

摘      要:近年来,我国颁发的一系列政策文件都旨在建立一批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提升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基础教育高质量是实现教育整体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基础教育的教师作为此伟大工程的重要角色,必然承担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任。大力发展教师教育科研是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标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和方案新修订、教学改革、全面推动素质教育,推进并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有力的保障,也是促进教师职业成长和自身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从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教育尤其是中国基础教育事业的托底工程。农村教师是促进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和全面发展的重要力量,尤其需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科研,提高教育科研素养。云南是西南地区教育发展水平相对落后的省份,其农村教育的发展问题长期成为制约云南基础教育达到优质均衡,迈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亟需加大力度发展农村教师教育科研,提高其教育科研素养,实现农村教师队伍整体质量提升。 本研究结合对已有文献关于教师教育科研素养内涵和基本要素的分析,借助胜任力模型理论的相关观点,并结合专业学者的指导,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构建了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结构的基本模型,并以此作为后续进行实地调研时调查问卷的维度和访谈提纲的依据。研究以量化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云南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水平进行整体性调查分析,以此探究云南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形成的影响因素。本研究主要以昆明市(滇中)为中心在地理位置上进行划分,选取滇东Y县的11所农村学校和滇西的X县4所农村学校中农村教师队伍的教育科研素养进行实地调研,通过沟通后向其发放问卷,又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了一些学校的校领导和任课教师展开了一定意义的半结构式访谈调查。问卷调查所获的数据资料在问卷星整理基础上并使用SPSS26.0进行分析与处理。 调查结果发现,云南农村教师队伍的教育科研素养整体相对均衡但普遍较为薄弱。对现状进行进一步总结与归纳,主要呈现出三个层次的问题:1.科研活动浅尝辄止,可获得的外部科研支持条件不足;2.农村教师群体间的科研素养存在不平衡和内在差异性;3.农村教师个体科研素养“知情意行的普遍性问题,主要体现为:科研认知的表面化,科研情感有待凝聚,科研意志有待增强,科研知识匮乏、能力不足、科研道德感不强烈等导致科研实践行动不足,科研成果的数量甚少和质量不高。结合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主要受制度和支持力量、农村教师群体间的结构差异、农村教师个体心理和认知因素这三个横向生态系统以及由此隐含其中的农村教师个体发展的层次性需求无法获得满足等因素制约。为此,本研究以此相应的从宏观系统、中观系统和微观系统构成的教育科研生态提出了农村教师教育科研素养提升的策略与建议。一是宏观系统方面,要以制度引领,强化制度规范的保障力,集多方支持,强化多方力量的协同力;二是中观系统方面,要重构研究共同体,塑造群体科研实践关系;三是微观系统方面,要激发科研角色意识,树立良好的科研心态观,强化自主发展能力,树立自救自强的主体发展观。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