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译介学视域下《悉达多》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收藏
译介学视域下《悉达多》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译介学视域下《悉达多》在中国的译介研究

作     者:胡梦晴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包汉毅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04[文学-德语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主      题:悉达多 译介学 黑塞 

摘      要:《悉达多》(Siddhartha)是著名德裔瑞士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赫尔曼·黑塞(Hermann Hesse,1897-1962)的第九部作品,小说讲述了古印度贵族青年悉达多为寻求内心的安宁而展开的寻找自我之旅。这部作品自1922年问世以来,在世界范围内饱受赞誉,一百多年来已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中文译本更是有20多种,其中张佩芬、苏念秋、徐进夫、姜乙等译者的译本几经再版。从中可见其在中国的受欢迎程度,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中国读者对该小说的接受。 谢天振于1999年出版了《译介学》,系统讲述了他的译介学理论。他从比较文学视角切入翻译研究,取用并拓展了法国文学社会学家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的观点,即“翻译总是一种创造性叛逆(1987,S.267),认为“创造性叛逆不仅适用于语言层面,其参照体系还应包括译入语国的文化语境;其主体也不仅包括媒介者(译者),而应囊括接受者(接受环境、读者)。 在谢天振的译介学理论基础上,笔者创造性地认为,书籍制作过程中的编辑团队,即出版业的工作人员,也是一个可供研究的群体。书籍编辑的行为包括,选择某部外国作品,在某一个时间段,采用某位译者与当时译入语国的文化氛围、社会环境有关。这个群体在此过程中进行了众多工作,却在公众视角中长期处于隐形状态。 本文将按时间顺序梳理《悉达多》在中国的译介历程,简要介绍各个时期的译本特点,并选取其中较为重要或影响力较大的译本,以译介学的论为基础,讨论作品各环节、各层面的创造性叛逆。 译本各有特点,笔者并不具体讨论各译本优劣,而是关注各译本的译者翻译过程、出版发行过程与情况,以及其与读者受众以及社会语境之间的关系,大致描绘该作品在中国的译介情况。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