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中国共产党人的死亡观研究 ——以烈士遗书为中心(1921-1... 收藏
中国共产党人的死亡观研究 ——以烈士遗书为中心(1921-1949)

中国共产党人的死亡观研究 ——以烈士遗书为中心(1921-1949)

作     者:廖海艳 

作者单位:武汉纺织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汪书路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30505[法学-思想政治教育] 030504[法学-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 03[法学] 030501[法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主      题:中国共产党 遗书 死亡观 

摘      要: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政治力量,其思想意识深刻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死亡观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思想基础,也根植于中国社会的现实根源之中。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死亡观为其提供了充足的精神养分。中国共产党成立于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先进知识分子在革命摸索中思想意识逐渐觉醒。在“暴力革命论和“武装斗争思想指导下带领广大人民在革命实践中建立独特的死亡思想体系。 在中国近现代动荡的时局中,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展了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推动着中国社会的进步和革命事业的发展。在革命的潮流中,中国共产党人敢于冲锋陷阵,大量共产党人为革命事业而牺牲。他们留下的遗书、遗言等真实地记录了他们在最后一刻的思想。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以坚定的革命信念,为了延续革命斗争誓死不屈,以个人为媒介宣扬革命信仰,为壮大党组织的力量而献身,留下延续革命斗争的遗志;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为了革命理想,虽死犹荣。他们一生清贫,始终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面对生死抉择,始终坚定无愧人民的革命意志;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视死若生,心怀家国仇恨,为了民族大义率先垂范,体现了将个人情感与家国、民族兴亡紧密联结的革命精神;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充满了胜利即将到来的喜悦,视死若生。他们一方面不忘初心,执着追求,坚守对革命事业不变的信念,勇毅前行。另一方面以实际行动诠释对国家和人民的风险,保持奋勇抗敌、解放全国的革命忠诚。 各条革命战线上的中国共产党人呈现了不同时期中国共产党人死亡观的演变和特点,其在党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人死亡观具有历史意义,他们始终坚持为人民牺牲,在最后时刻坚守纪律,他们在实践中所展现的精神塑造了革命信仰,为革命事业的成功提供了思想指引。通过传承中国共产党人的革命精神,可以坚定新时代青年的革命信念,增强文化自信,具有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价值。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