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社交媒体与生育观念转变:微博平台的女性“恐育”现象研究 收藏
社交媒体与生育观念转变:微博平台的女性“恐育”现象研究

社交媒体与生育观念转变:微博平台的女性“恐育”现象研究

作     者:覃钰 

作者单位:广州体育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赵瑞华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303[法学-社会学] 050302[文学-传播学] 03[法学] 0302[法学-政治学] 030302[法学-人口学] 05[文学] 0503[文学-新闻传播学] 

主      题:社交媒体 生育观念 微博 恐育 

摘      要:2021年5月全面三孩政策实施以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依然呈下跌趋势,《中国统计年鉴2023》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人口出生率为6.77‰,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06‰,自1960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生育与国家未来发展、民族兴旺息息相关,与整体生育率下降相伴出现的,是各大社交媒体平台中的“恐育言论。移动设备的普及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人们可以广泛接收各种生育相关的信息,并与拥有相似观点的网友展开公开讨论,在提高自己对生育问题关注度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对生育风险的想象,平台中“恐育之声渐强。 本研究借助传播学和社会学相关理论,以适龄未育女性的“恐育现象为切入口,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和生育信息接触对女性生育观念的影响及原因。在研究方法上,本研究运用内容分析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探究社交媒体平台中“恐育内容的传播现状。通过关键词对平台中相关的数据进行采集,以了解平台用户关注的生育议题有哪些,然后抽取部分内容展开详细分析,邀请具有“恐育心理、发表过“恐育言论的未育女性填写问卷并参与访谈,从而了解她们的社交媒体使用习惯、生育信息接触以及生育观念等。 本文的研究结论如下:首先,在内容呈现特点方面,微博中的“恐育内容呈现出发文时间较晚、内容简短、情感强度高的特点,用户的参与度与话题本身的争议性、可见性,以及话题发起者、关联事件密切相关;其次,在微博中的“恐育议题类型方面,按生育风险感知、生育权利认知、生育环境认知、生育动机和生育态度五个维度划分,其中生育风险感知层面的议题显著集中,因为女性在家庭中的多重身份,使她们面临来自各方的压力;生育态度层面的内容具有明显的自我指向性,以满足自身需要为基本目的;生育环境认知层面的内容性别对立议题突出;在生育权利议题的讨论中,用户十分重视个体的权利和自由;而对生育动机的探讨,则以内在动机为主,外在动机鲜少被提及。再次,在媒体使用对生育观念影响方面,发现未育女性的微博使用频率越高、时间越长、对生育内容的关注度越高,其生育态度就越消极。最后,根据保护动机理论和风险的社会放大理论,发现女性“恐育发言是经过信息接触、认知调节和应对模式三个阶段之后,采取的逃避式应对行为。 综上所述,本研究对于理解目前社交媒体中女性“恐育内容的议题类型、传播特征、产生影响的过程及原因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助于解决我国的低生育率问题。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