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运河文化视角下的聊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收藏
运河文化视角下的聊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运河文化视角下的聊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研究

作     者:齐浩天 

作者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成;李文君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3002[工学-环境工程] 0830[工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可授工学、理学、农学学位)] 07[理学]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城市湿地公园 运河文化 规划设计 聊城四河头 

摘      要: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较高的生态和社会价值,不仅可以有效调节城市区域的微气候,提升城市内的生物多样性,丰富公园景观类型,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优质的生态休闲场所。随着社会对此类公园需求的不断增长,城市湿地公园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重要组成部分。城市湿地公园具有自然野趣,物种丰富,游玩方便快捷的特点。 本文通过对文献的综合分析,讨论了湿地及湿地公园,特别是城市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并整理了国内外在城市湿地公园及运河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在理论概述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理论,并通过实地调研几个典型案例,涵盖了荣成桑沟湾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北京翠湖国家城市湿地公园、台儿庄运河湿地公园和安丘市大汶河国家城市湿地公园的考察调研,通过文献、案例分析了香港湿地公园和伦敦湿地中心,对六个相关案例的概况、规划设计特点、湿地景观特色、文化表达手法分析以及植物配置选择等进行分析,对城市湿地公园如何融合地域文化的规划设计进行了详细总结。 通过实证研究法,本研究对四河头案例进行了实地考察,将前文总结的规划设计策略应用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的设计中。首先规划设计应遵循生态性、可持续性、整体性、地域文化传承性原则;其次总结了运河文化应与城市湿地公园有机融合方法,尊重地与自然环境、以文化传承塑造人文景观、不断创新湿地文化的艺术性;接着提出了运河文化表达手法:保留改造、场景再现、隐喻表达、象征处理;并提出了运河文化的表达载体,分别是地形地貌、水体、植物、建筑、景观小品、铺装等;最后总结出运河文化景观的营造应用方法,聊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的运河文化景观设计应从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和场地记忆三个方面进行营造。 在运河文化视角的指导下,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成功地完成了聊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规划设计。该规划旨在创建一个集生态保护、运河文化展示、科普教育与环境美化为一体的城市湿地公园。在园区的布局规划、交通设计和竖向构造等方面,深入考虑了现场条件和周边环境,明确了设计的目标与方向,形成了“一轴、一带、三区、六片、多点的景观结构。针对场地现状,突出运河文化特色,规划了公园的主要景观轴和景观带,将公园整体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缓冲区和综合服务与管理区三大分区。将生态缓冲区和综合服务与管理区进一步划分为入口景观区、游览观赏区、休闲活动区、湿地科普展示区、运河文化展示区以及综合服务管理区六个功能分区。设计了运河秧歌广场、运河文化广场、运河文化展馆、漕运码头、运河画舫等以运河文化为主题的景观节点以及文昌阁、观鸟塔、红槐丘、水幕剧场、树阵广场等景观功能节点。完成了竖向设计、排水设计、道路系统规划设计、驳岸设计、种植设计、铺装设计、建筑小品设计等专项设计。最终将运河文化融入到聊城四河头城市湿地公园之中,不仅实现了对湿地的生态保护和运河文化的展现,还融合了生态旅游、环境保护、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的功能,实现了生态性、科学性、文化性与艺术性的有机统一。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