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两种转位皮瓣在足跟区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收藏
两种转位皮瓣在足跟区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两种转位皮瓣在足跟区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疗效对比研究

作     者:潘冬 

作者单位:湖北医药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李亢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002[医学-临床医学] 100210[医学-外科学(含:普外、骨外、泌尿外、胸心外、神外、整形、烧伤、野战外)] 10[医学] 

主      题:皮瓣修复 足跟区软组织缺损 足底内侧皮瓣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足跟重建 

摘      要:背景:足作为人体重要的减震平衡器官之一,具有重要的负重和行走功能;而足跟又是人体行走时足底负重压强最大的部位,对足的生物力学分析表明,站立时跟骨可以承载80%的体重[1];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临床中常常遇到各种因外伤、烧伤、感染、肿瘤切除或营养性溃疡而造成的足跟部的缺损,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足跟区缺损的重建对于外科医生来说是一个较大的挑战,通常需要较高的外科专业知识和显微操作水平[2],因此,对足跟缺损修复的研究对于人类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评估并比较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SNVF,Sural neurotrophic vascular flp)和足底内侧皮瓣(MPF,Medial plantar flap)两种转位皮瓣在足跟区软组织缺损修复中的临床疗效,了解它们各自的优劣势,为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提供基础。 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了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期间因各种原因导致足跟区软组织缺损的17名患者,其中符合标准条件的有16例。将患者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组(A组)和足底内侧皮瓣组(B组)。A组和B组各包含8位患者,A组男女各4名,左右侧各4例,年龄介于40岁至66岁之间,平均为52±12岁;B组男6名女2名,左右侧各4例,年龄介于42岁至63岁之间,平均为54.5±12.5岁。治疗流程为先切除病损及清创,必要时进行VSD负压冲洗引流控制感染,待伤口无感染后再进行转位皮瓣移植手术,随访时间为4至36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缺损面积、皮瓣面积、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等指标,采用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VAS外观视觉模拟评分、感觉强度评分评估手术疗效,使用SPSS2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P=0.608)、患侧(P=1.000)没有统计学差异;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岁)、手术时间(h)、住院时间(d)进行了对比分析,P值均大于0.05,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对比两组的缺陷面积(cm2)、皮瓣面积(cm2),P值均小于0.05,统计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在术后并发症方面,A组8名患者中有2名出现了皮瓣术后的张力性水泡,皮瓣末梢部分也呈现出静脉回流不畅的现象,皮瓣色泽出现淤紫,通过应用改善循环、扩容、抗痉挛的药物后,症状得到缓解。此外,有2位病人术后出现了伤口周边的红肿和渗液现象,积极抗感染及对症治疗好,症状逐渐好转。而在B组中,大部分伤口都实现了一期良好的愈合,只有一名足底巨大鳞状细胞癌的患者,由于采用了足底内侧皮瓣联合胫后动脉穿支皮瓣来修补,术后出现了皮瓣的肿胀瘀紫和张力性水泡问题,随后皮瓣颜色进一步变黑,皮瓣表面出现部分皮肤坏死、伤口感染以及脓性分泌物,积极行伤口换药、引流,多种抗生素联合抗感染治疗,积极控制感染,在多次清创后行植皮修复坏死创面,最终伤口痊愈。 AOFAS评分:A组:6例达到优秀,2例为良好,优良率达到100%,平均得分为86.25±8.75。B组AOFAS评分评估:7例达到优秀,1例为良好,优良率为100%,平均得分为87.5±8.5。使用VAS外观视觉模拟评分,A组中5个病人获得了满意,满意率达到了62.5%,而B组中6个病人获得了满意,满意率为75%;比较分析两组AOFAS评分、VAS外观视觉模拟评分,p值均0.05,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比较分析两组感觉强度评分,P值为0.001,小于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面积较大,适合于较大面积缺损的足跟非负重区的修复,但术后足的感觉功能较差,外观稍差,对供区的创伤较大; (2)足底内侧皮瓣与足跟皮肤相近,且具有较好的感觉功能,术后并发症较少,外观较好,更适合足底负重区面积小于6cm的缺损,但切取面积较小,不适用大面积及足跟外侧的缺损; (3)两种皮瓣术式均能对足跟区软组织的缺损有很好的修复,术后足的功能较好,对于更大面积和复杂的足跟缺损的修复,有时需要联合应用多种皮瓣。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