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图式理论视角下《第七天》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研究
作者单位:西安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于强福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1[文学-文艺学]
摘 要:余华的小说在海外深受读者青睐,许多外国读者通过他的作品来了解中国和感受中国文化。这些作品的翻译是国际社会了解中国文化的一个窗口,也是增进外国读者对中国产生兴趣的一个途径。而在翻译过程中,对文化负载词的处理和表达,会影响小说在海外的文化传播和读者接受性。余华的作品《第七天》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负载词,反映了中国特有的文化特色和社会风貌。但是,以往的研究往往集中于他的《活着》《兄弟》等几部成名作,鲜少从文化图式理论视角对《第七天》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英译研究。 有鉴于此,本研究借鉴奈达的文化分类将《第七天》中的文化负载词进行分类,并以刘明东提出的文化图式可译性为基础,尝试建立一个文化图式翻译机制,对《第七天》中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文化图式翻译策略和方法进行分析和探讨。本研究选取白亚仁英译本为研究对象,从中收集到了 408个文化负载词,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以及描述性研究法,意在探讨在翻译文化负载词的过程中,面对不同文化图式情况,译者的翻译策略和方法的选择倾向以及译者是如何激活目的语读者已有的文化图式、或是调整目的语读者已有的文化图式、或是建立新的文化图式。 研究发现,(1)在翻译语言文化负载词、物质文化负载词和社会文化负载词时,译者最常使用释义法;在翻译生态文化负载词和宗教文化负载词时,译者最常使用套译法。(2)文化图式对应的占比在生态文化负载词中最高;文化图式冲突的占比在宗教文化负载词中最高;文化图式缺省的占比在物质文化负载词中最高。(3)采取异化策略翻译文化负载词的占比在文化图式缺省情况下最大,在文化图式冲突情况下次之,在文化图式对应情况下最小。(4)在文化图式对应时,译者最常使用归化策略的套译法来翻译文化负载词,从而直接激活目的语读者已有的文化图式;在文化图式冲突时,译者最常使用归化策略的释义法来进行翻译,对目的语读者已有的文化图式进行调整,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源语背后的文化意义;在文化图式缺省时,译者最常使用归化策略的释义法来进行翻译,从而消除目的语读者的文化陌生感,也较常使用异化策略的直译法来建立新的文化图式,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总而言之,本研究分析总结的各类文化负载词所采用的文化图式翻译策略和方法能为从事小说英译翻译策略研究的学者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从而助力中国文学作品走向海外,使外国读者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