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地方师范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研究 ——以Q师范大学为例 收藏
地方师范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研究 ——以Q师范大学为例

地方师范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研究 ——以Q师范大学为例

作     者:俞渤洋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郑新蓉;张春海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地方师范院校 乡村定向师范生 身份认同 

摘      要:教育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但由于历史原因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西部欠发达地区乡村教育仍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短板。乡村定向师范生作为乡村教师队伍的重要补充力量,从乡村中选拔,日后回到所熟悉的乡村学校任教,其身份认同影响着自身专业能力发展以及职后从教意愿,直接影响着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以及乡村教育质量的提升。 本研究以自我认同理论、社会认同理论以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为理论基础,在梳理相关文献、厘清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释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身份定位、身份认同的特征以及深化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的必要性。以Q师范大学小学教育(全科)定向师范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调研,从身份认知、身份情感与身份行为三个维度查究地方师范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身份认同现状。 通过SPSS26.0软件对调研获得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得知,地方师范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的身份认同水平中等偏上,但仍面临身份认知不够充分,职业熟知度欠缺;身份情感基石不牢,身份信念感缺失;行为倾向缺乏动力,职业规划浅显化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包括:政策宣传解读失衡,效能实施缺乏联动;城乡二元文化割裂,外部结构认同挤压;主体意识有所不足,职业规划意识浅薄。据此,尝试提出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的优化路径建议以提升乡村定向师范生身份认同水平以及乡村教育从教意愿,优化地方师范院校乡村定向师范生的培养模式。首先,畅通政策宣传讲解渠道,推动落实政策施行成效;其次,健全课程结构体系安排,塑造尊重知识文化氛围;最后,激活主体专业发展动力,强化职业生涯规划意识。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