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数据挖掘中风后失眠的证候及用药规律研究 收藏
基于数据挖掘中风后失眠的证候及用药规律研究

基于数据挖掘中风后失眠的证候及用药规律研究

作     者:崔力心 

作者单位:长春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南红梅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00506[医学-中医内科学] 1006[医学-中西医结合] 1005[医学-中医学] 10[医学] 100602[医学-中西医结合临床] 

主      题:中风后失眠 数据挖掘 证候 用药规律 

摘      要:目的:本研究基于网络数据库中的现代文献,运用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古今医案云平台系统进行数据挖掘,对中风后失眠的证候特点以及用药规律进行了系统分析,再根据统计结果,挖掘出其证候特点分布规律及治疗的高频药物,探寻常用药物组合及其组方规律,旨在为临床实践中对中风后失眠的辨证治疗提供实用的参考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方法:本研究在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期刊服务平台、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数据库中进行文献检索。检索时限设置为2013年至2023年,以确保研究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从检索结果中筛选出符合研究要求的文献期刊后,使用Excel录入数据并建立中风后失眠的常见证候数据库及方剂数据库,然后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进行数据挖掘。 结果: 1中风后失眠证候特点研究 经过筛选,共纳入中风后失眠相关文献106篇,记录相关证候117条,一共涵盖26种证型,累计涉及病例为8644条。其中出现频率较多的证候依次为痰热内扰证、心脾两虚证、气虚血瘀证、瘀血内阻证、阴虚火旺证等。 诸多证型中涉及到的病位证素共有8种,病位以肝、心神、脾、心为主。中风后失眠的证候性质中,实证占比最多,占总数的占比48%,其次为虚证,占比29%,虚实夹杂证最少,占比23%;病性证素共分为10种,按虚实病性分组,实性证素以血瘀、痰、气滞、火(热)为主;虚性证素以气虚、血虚、阴虚为主。 2中风后失眠的用药规律研究 本研究共纳入中药处方124首。总有中药155味。发现临床治疗中风后失眠常用药物为甘草、酸枣仁、当归、茯苓、川芎、柴胡、茯神、白芍等。四气分布以平、温、寒性药物为主。五味以甘、苦、辛味药物为主。归经上以心、肝、脾经药物使用居多。关联性分析中信任度较高的药对共有14对。通过数据挖掘聚类分析得出4组潜在的新方组合。 结论: 1.中风后失眠的证候特点中,以实证较为常见。中风后失眠患者的病位证素主要为肝为主,病性证素可分为虚实两组,其中以实证组患者较多,血瘀为首要致病因素;中风后失眠的证候特点主要以“血瘀、“虚、“火/热、“痰、“气滞为主,常常合并出现,侵犯人体。 2.统计出临床治疗中风后失眠用药频数较高的药物甘草、酸枣仁、当归、茯苓、川芎、柴胡、茯神、白芍等8种。药物的四气中平性药物使用最多。药物的五味中,使用甘味药使用较多。药物归经中,归于心经药物最多。通过关联性分析得出14组药对;聚类分析挖掘出4个新方组合,可随证变化加减使用,用于治疗中风后失眠。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