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 收藏
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

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 ——基于“宽带中国”试点政策准自然实验的研究

作     者:韦柏城 

作者单位:云南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徐天祥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7[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1201[管理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可授管理学、工学学位)]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5[经济学-产业经济学] 

主      题:数字基础设施 服务业就业结构 “宽带中国”试点政策 

摘      要:近年来,我国劳动力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劳动力供需不平衡,应届毕业大学生等求职群体“工作难找,用人单位和企业则是“人才难得。而服务业作为为我国第一大产业同时也是就业人数最多的产业,一方面能够稳定就业、保障民生,另一方面也能拉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形成,数字基础设施具有跨时空资源整合的能力,对于服务业就业有着多方面的影响,就业创造效应和就业替代效应并存,从而促使服务业就业结构的调整提高。因此,结合当下时代背景,系统探究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就业结构调整的影响,对于充分发挥服务业的就业吸纳能力、调整服务业就业结构、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充分就业目标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文将基于“宽带中国试点城市政策,深入剖析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结构影响的内在机理,实证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内部各行业就业的影响机制。首先,在绪论中,先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意义、方法和研究内容。在第二章中,从数字基础设施、服务业就业结构以及数字基础设施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三个层面分别总结梳理了国内外研究动态,并进行了简要的文献评述。在第三章中,分析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现状,以及服务业就业结构的现实表现。在第四章中,对本文的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就业理论、工作搜寻理论和网络外部性理论。并在理论基础上对数字基础设施影响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具体效应、数字基础设施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就业效应以及影响机制进行理论分析,提出了本文的研究假说。第五章,通过构建渐进双重差分模型、基于倾向得分匹配法的双重差分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选取合适的变量,以2003-2019年间285个城市的平衡面板数据为研究对象,通过基准回归分析,检验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影响,并使用平行趋势检验验证基准回归分析结果的有效性;然后进行异质性分析,从城市区位层面、城市行政等级层面研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就业效应的异质性特征;其次通过多时点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PSM-DID)、安慰剂检验、替换被解释变量、改变实验样本、政策推广效应检验等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进一步验证基准回归分析结论的可靠性;最后通过中介效应分析,厘清数字基础设施建设通过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对服务业就业的影响机制。 通过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数字基础设施拉动了服务业内部各行业就业规模扩大,提高了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结构占比。(2)深入到服务业内部,数字基础设施扩大了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5个行业在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占比,降低了金融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业等4个行业中在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占比,而对于教育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5个行业中在服务业内部的就业结构占比影响呈中性,即这五个行业的就业增长速度与服务业整体就业增长速度基本持平。(3)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对服务业就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作用存在区位异质性和行政级别异质性,在西部地区效果最好,东北地区次之,并且相对于在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和经济特区,在行政级别较低其他城市效果更好(4)数字基础设施通过提高城市科技创新水平,进而对服务业就业结构产生了调整提高作用。通过多项稳健性检验,以上研究结论保持稳定不变。 基于以上结论,本文提出以下建议:第一,加大数字基础设施投入;第二,鼓励生产性服务业就业;第三,完善生活性服务业、公共服务业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制度;第四,重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和服务业专业人才的培养;第五,加快新型数字基础设施研发与建设;第六,强化政策支持和监管。通过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服务业发展,从而实现服务业高质量充分就业,保障民生稳定,助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