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合肥城市建设研究(1949-1958)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志琴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302[法学-政治学] 03[法学] 030204[法学-中共党史(含:党的学说与党的建设)] 030503[法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060206[历史学-中国现代史] 06[历史学] 0305[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 0602[历史学-中国史]
摘 要:城市的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社会的重要衡量标准,城市建设包括市政建设、农工商建设等多方面,城市建设的质量直接影响了城市发展以及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自合肥城在《史记》中以“输会城市见史至今已有两千多年,历经两汉旧城、三国新城、唐金斗城、南宋斗梁城的历史变迁形成了建国前的合肥城市基本格局,但近代以来合肥因经济发展落后、战乱频发等原因城市现代化进程进展缓慢,城市建设一度停滞不前。在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后,合肥县因“为皖之中的特殊地理位置一跃升为省会,从而加速了合肥城市的现代化建设。解放后因驻地合肥的省级行政单位的不同,可以分为行署驻地时期以及省会驻地时期两个时期,合肥的城市建设在不同时期展现出了不同的建设特点、取得了不同层面的城市建设成果。 本文以1949—1958年合肥城市建设为研究对象,探索建国初期合肥城市建设的发展轨迹,通过对合肥城市管理、规划、机构、行政区划等进行研究。本文总结行署驻地时期以基础设施建设为主、省会驻地初期以生产性事业建设为主的合肥城市建设成果,通过“拆除城墙与建设环城马路“填平九狮河与修建淮河路的典型城市建设工程案例分析,总结行署驻地时期恢复城市功能、保障与改善居民基本生活与省会驻地初期发展城市产业、满足市民需求的城市建设特点,探究合肥市从消费型城市到工业型城市的城市转变过程。 此外,本文立足建国初期合肥城市建设,分别对比解放之前、改革开放后的城市建设规划,探究建国初期合肥城市建设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展现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各相关单位部门的通力合作、人民群众的积极拥护等诸多因素对建国初期合肥城市建设取得成果的作用。通过对建国初期合肥城市建设的研究,能更加具体地了解合肥城市建设的发展历程,揭示合肥作为行署驻地时期与安徽省省会初期的城市建设规律,为今天的城市建设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