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中国形象的自塑与他塑 ——以“寻根”小说为例
作者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陈黎明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050106[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
主 题:“寻根”小说 中国形象 域外接受 双重话语 文学传播学
摘 要:新时期的中国社会经历了一次深刻的话语转型与重建,构成了新时期文学话语权力不断变化与冲突的基本特征,然而这些话语转型与重建的最终指向都是对“何谓中国“中国现代化如何等问题的思考,在尝试回答这些问题的同时,作家们展现出了对中国形象的再关注,并尝试在此基础上重构中国形象。1980年代的政治变革为重构中国形象提供了可能与契机,经济发展为其提供了物质基础,多元文化为其提供了话语资源,在此语境下,“寻根小说成为了民族/国家共同体想象之一种,以传统文化为生长点,融汇现代化意识,建构起了民族国家形象。同时,从文学的跨文化传播角度来看,“寻根小说良好的域外传播与接受情况使其成为研究异文化对中国形象建构的范本,亦为研究自塑与他塑对中国形象的共建提供了文学资源。 “寻根小说通过两种路径实现了对中国形象的建构,一方面传统文化书写所建构的中国形象具有正面指向,另一方面启蒙话语所建构的中国形象具有批判指向,这两种指向实际上是不同价值取向的纠缠,前者是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后者是对传统文化的批判。这两种价值取向呈现出一种水乳交融、密不可分的关系。传统文化书写将中国塑造为英雄、哲人和母亲的形象,但英雄始终未能走出苦难,哲人的求索从未成功,母亲也只是雄性力量的衬托;启蒙话语以老人、守成者和痴儿丙崽的形象想象中国,但对温情乡土的描摹并没有被这些形象塑造湮没。因此,“寻根小说对中国的想象十分矛盾亦十分立体,它们对中国形象的自塑是新时期国家形象再关注大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启了从传统文化角度观照中国形象的新思路。 “寻根小说的译介活动集中在1980年代末、1990年代初,主要以中国主动输出、海外主动接受以及输出与接受的双向互动三种形式进行海外传播,为域外对“寻根小说的接受奠定了基础。总体来看,在“寻根小说的跨文化接受过程中,接受国作为某种特定的文化范式以无意识的方式存在,以此为基础的中国形象他塑或是呈现为停滞、焦虑的国家形象,以形象学的意识形态功能整合并强化接受国的这种特定文化范式;或是呈现为浪漫的异域形象,以形象学的乌托邦功能对这种文化范式提出质疑、并尝试颠覆它。 由于两个文化之间的文化迁移作用,中国形象的本土自塑与域外他塑之间产生了延异,这种延异阻碍了“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的生成,如何将“延异转向认同是中国形象共塑过程中最重要的问题,“地方路径与文化共建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有益尝试,也为自塑与他塑发挥各自优势,重新挖掘“寻根小说的文化资源,建构有温度、有深度、有厚度的中国形象提供了可能性。 现阶段我们面临的问题远比1980年代更为复杂,不只是现代与传统关系的问题,还包括人类与自然、人类与数字技术等等各种新生问题,在此语境下,“寻根小说为如何想象自我和中国提供了较为成功的经验,“寻根意识应该成为新时代重塑中国形象的出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