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变迁研究 ——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分析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孙丽芝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40106[教育学-高等教育学] 0401[教育学-教育学] 04[教育学] 040102[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
主 题:美国研究型大学 教学评价制度 大学教师教学 历史制度主义
摘 要:大学教师教学评价是保障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不仅在高校教学管理的实践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是提升国家人才竞争力必不可少的举措,对满足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一套客观、有效的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在此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 美国作为世界高等教育强国,其研究型大学早在20世纪就开始了对教师教学评价的制度化探索,至今已建立起一套相对完善的评价制度和配套机制。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变迁历程主要划分为萌芽探索期(20世纪20年代至50年代)、蓬勃发展期(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完善调整期(20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和创新优化期(21世纪至今)四个阶段。通过对历史事件的梳理,进一步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从纵向历史和横向结构两个维度剖析评价制度背后更深层次的演化逻辑和驱动力。从制度演变的纵向逻辑来看,尽管制度的改革存在着路径依赖的阻碍,但外部关键节点事件的介入则会打破僵局促成制度断裂,进而引发教学评价制度的变迁。在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变迁过程中,斯普特尼克事件、学生反抗运动和大学教学学术运动都起到了推动制度变迁的关键作用。从制度演变的横向逻辑来看,宏观环境决定了评价制度的取向;中观变量推动了评价制度的发展;微观利益主体的行为活动促成了评价制度的演变,三者在评价制度重构与运作的各个环节中发挥着重要的驱动作用。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分析美国研究型大学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变迁历程与逻辑的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建设提出可供借鉴的经验:在历史逻辑层面,应当打破路径依赖,减少制度变迁阻力。不仅要抓住历史关键节点,顺应当下教育评价改革的潮流,重视改革的关键时机,在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的进程中促成我国高校教师教学评价制度的良序变迁,还要以创新评价体系为抓手,完善评价标准和反馈机制。在结构逻辑的层面,要鼓励评价主体的多元参与,发挥好政府的关键引导作用;落实好高校内部主体的广泛参与;实现好非政府组织的协同参与,提升制度变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