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思维与多重跨界书写 收藏
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思维与多重跨界书写

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思维与多重跨界书写

作     者:穆霄宇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颖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0201[文学-英语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石黑一雄 世界主义 跨艺术叙事 后人类 

摘      要: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是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独有的双重文化背景使他的作品与生俱来便带有“世界主义的烙印,作家本人也致力于创作出无国界的国际化作品。因此,石黑一雄小说中的那种“超越边界的世界主义精神,是学界对其进行研究时的一个重要且有待进一步深入的视角。本文认为,所谓“世界主义,不仅仅是政治领域的反民族主义,更是一种去框架化与反同质性的理论设想,具体到石黑一雄的创作理念中,世界主义这一概念指涉的既是文化领域上对于文化壁垒的反思,更是艺术领域弥合艺术差异的尝试与后人类领域人机共生的设想,贯穿其中的是对各种“界限的超越。在此理论关照下回望石黑一雄不同年代的小说创作,一方面能帮助我们理解石黑一雄创作的内在延续性,另一方面能够深化我们对世界主义理论不同维度的理解。 1980年代的石黑一雄初入文坛,这一阶段作家的世界主义跨界思想主要体现在“跨文化。1990年代的石黑一雄为了避免作品被打上“日本性的标签,努力寻求突破,创作了先锋实验小说,其世界主义呈现出审美转向,即渴望实现艺术媒介之间的跨界与融通。进入21世纪后,石黑一雄的“世界主义文化理念也因时而变,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与非人的关系问题成为后人类领域的焦点。这一期间,作家创作了科幻小说,对人与非人的跨界共生这一后人类世界主义议题给出自己的思考。 本文关注的问题是,“世界主义在石黑一雄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中是怎样嬗变的?作家采用怎样的文学形式去表达他的世界主义理念?这些小说类型又怎样与世界主义的思潮进行对话?文章将分为三部分回答这一问题。 第一章,笔者将聚焦于石黑一雄1980年代渴望融合东西方文化界限的小说创作,这对应着世界主义在文化领域的变体,即“文化世界主义——各民族文化的多元共生。《远山淡影》是作家技惊文坛的处女作,一定程度上是作家的自传,作品中的跨文化形象,某种程度上更是作家本人的化身。但是,小说中,作为跨文化者的悦子陷入了精神分裂,作为文化混血儿的妮基又与传统文化走向背离,这标志着作家在文本中融合东西方文化理想的失落。 第二章,笔者将聚焦于1990年代作家渴望消弭艺术界限、尝试风格求新的先锋实验小说。石黑一雄采用了大量跨艺术叙事,对应着世界主义在艺术领域的变体,即“审美世界主义——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相互融合。具体而言,《无可慰藉》中,石黑一雄采用了赋格叙事和蒙太奇叙事。但在文本的赋格叙事中,多重模仿声部未能与主旋律形成呼应,使得小说主题被消解得支离破碎,而蒙太奇叙事下的时空转换过于频繁,文本形式杂乱无章,受到了评论界的一致诟病。随后,石黑一雄采用兼顾写实性与实验性的艺术方式创作了《我辈孤雏》。但是,作家为了追求画面的流畅自然,使得文本过于写实,小说中石黑一雄对中国的书写也在各种程度上再度陷入东方主义的陷阱。这一阶段,作家融合国家界限与艺术界限的尝试,依旧未能取得显著的突破。 第三章,笔者将聚焦石黑一雄21世纪后创作的科幻小说。这一时期,人工智能的发展催生了世界主义在后人类领域产生变体,“后人类世界主义的议题成为时代焦点,即人与非人的跨界共生。后人类世界主义理论拥抱人机共生的赛博时代,在创作《莫失莫忘》期间,石黑一雄站在后人类世界主义的角度对人类的狂妄自大予以批判。但到了《克拉拉与太阳》期间,由于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威胁了人的主体地位,石黑一雄的后人类世界主义观念在文本叙事中逐渐走向游移。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