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修复理论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研究 ——以江阴市蟠龙山公园景观设计为例
作者单位:河南农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王鹏飞;胡中献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7[理学]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9[农学] 0903[农学-农业资源与环境] 0813[工学-建筑学] 0834[工学-风景园林学(可授工学、农学学位)] 0713[理学-生态学]
主 题:生态修复 城市生态公园 景观设计 可持续 江阴市蟠龙山公园
摘 要: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工业化程度不断加深,城市边界不断向外扩张。随着人类活动范围越来越广,自然生态系统也遭到更严重的破坏。公园在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据重要位置,对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有十分积极的作用。城市生态公园的建设成为缓解城市生态问题的主要方式。城市公园具有生态保护、缓解城市气候问题、承载市民休闲活动的功能。同时,城市公园作为城市中重要的公共空间,还能够体现城市的精神风貌与地方特色。因此,从生态和人文角度,城市公园都有重要作用。以此为背景,本文以“生态修复理论为基础,以城市公园为研究对象,为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提出生态化设计的新思路,从而对城市公园生态环境进行改善,对城市公园的生态功能进行完善。 本文主要包括两方面的研究目的,一把城市公园与生态修复相关理论的研究与风景园林学科相关理论研究相结合,总结城市公园生态设计的目标、原则及策略。二是在理论研究与案例研究的基础上,对城市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思路进行总结,以此为基础,进行江阴市蟠龙山公园的景观设计实践。 本文的研究方法包括文献阅读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实地考察法。通过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搜集,梳理城市公园、生态修复的发展历程以及对城市公园进行生态修复的相关理论,对国内外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和生态修复案例进行学习,归纳其设计目标为:城市绿地关联目标、生态环境宜居目标、社会与经济目标、科普教育目标;设计原则为:地域性原则、因地制宜原则、参与性原则、可持续发展原则、以人为本原则、优先保护原则;其设计策略为:场地内自然要素的修复、动植物栖息地的恢复、场地历史文脉的激活、公园景观游憩路线的打造、科普教育体系的构建。上述总结为本次项目设计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城市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思路,概括为生态可持续与经济可持续的设计目标、以人与生态优先的设计原则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设计策略,总结阐述了从植被、水体、山体三个基础自然要素进行生态修复的设计方法。 本文的结论为城市发展与人类活动扩张给城市带来的生态问题,可以通过建设城市生态公园的途径得到缓解。生态修复对促进城市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城市环境高质量发展,缓解人们的压力有重要作用。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从生态修复的角度出发,运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思路,对江阴市蟠龙山公园进行景观设计,将城市公园的生态修复与其所发挥的经济、科普、休闲等功能相结合,本设计案例的应用,为未来的城市生态公园景观设计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本文的成果是,在江阴市蟠龙山公园设计实践中,运用城市公园景观生态化设计的方法,将生态保护修复成效评估指标作为部分设计依据。在设计中充分利用场地现状地形进行景观的节点营造,遵循优先保护、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利用恢复动植物栖息地、构建植物群落、修复水质与山体等策略,使城市绿地得到保护与修复。江阴市蟠龙山公园红线范围内面积为69.30hm2,结合场地原有条件以及场地周边情况,设计“一环、两脉、四界面、五区的景观结构,其中绿化用地为52.72hm2,占总体面积的76.07%;水体面积为3.82hm2,占总体面积的5.51%。设计将自然融入城市公园,使居民在城市中拥抱自然。在公园内构建健康的生态系统,使其实现生态可持续。在公园中预留活动组织场地,以促进公园的经济可持续。通过生态保育区与居民活动区的合理设计将江阴市蟠龙山公园打造成集生态修复、科普教育、休闲游憩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可持续的城市生态公园。 推进城市公园生态化建设,既能够提升城市的生态环境,又能够树立良好城市形象。通过本文的研究与项目实践,提供了生态修复型城市公园建设的新思路,积累一定的建设经验,以期为以后的与生态修复理论相关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提供一定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