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个人所得税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 收藏
个人所得税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例

个人所得税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 ——以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为例

作     者:徐小纤 

作者单位: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石英华;李淼焱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202[管理学-企业管理(含:财务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2[经济学] 0202[经济学-应用经济学] 020207[经济学-劳动经济学] 1202[管理学-工商管理] 0201[经济学-理论经济学] 020106[经济学-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 020203[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 

主      题:个人所得税 女性劳动供给 双重差分法 

摘      要:2022年,我国人口首次出现负增长,快速老龄化叠加少子化趋势对我国当前及未来劳动力供给构成威胁。作为劳动力资源的“蓄水池,女性劳动供给值得关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政策工具,对劳动供给存在影响:征税改变了纳税人的实际可支配收入,促使劳动供给在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的驱动下产生变化。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采取了包括提高基本减除费用额度、增设专项附加扣除规定、调整税率级距在内等一系列减税举措,有利于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切实改善民生。为深化对此次改革实施效果的认识,本文基于对改革受众群体的细分,以女性劳动供给为切入点,分析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劳动供给的影响,并提出税制完善建议。 首先,在梳理国内外既有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基于“劳动—闲暇模型及相关理论成果,从理论层面剖析个人所得税影响劳动供给的一般性机制;聚焦女性群体,结合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背景,从个体、家庭及地区维度进一步探讨此次改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影响机制。分析表明,受教育程度、单位性质、婚姻状况、未成年子女年龄以及所处地区差异通过影响个体工资水平、时间分配的灵活程度及对工作的主观偏好,改变劳动供给弹性,在女性劳动供给对个人所得税做出反应的过程中产生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据此提出五项研究假设,为后续实证分析做前期理论铺垫。 接着,本文基于2016年至2020年三期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对上述研究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基准回归结果表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促进了整体劳动供给的增加;分性别回归结果表明,此次改革显著增加了女性劳动时间与男性劳动参与率,而女性劳动参与率及男性劳动时间与改革间均不存在显著正相关性。 针对女性样本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2018年个人所得税改革对女性劳动供给的政策效应受到个体、家庭及地区层面诸多因素的影响。在个体层面,基于受教育程度差异,此次改革促使受教育程度在初高中及以上的女性增加劳动时间;基于单位性质差异,此次改革使就职于非公有制单位的女性劳动时间与劳动参与率产生正向变动。在家庭层面,基于婚姻状况差异,此次改革使非独身女性的劳动时间和劳动参与率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基于未成年子女年龄差异,对于子女正处于中小学阶段的女性,其劳动时间和劳动参与率对此次改革均不敏感。在地区层面,对处于东部地区的女性,此次改革使其劳动时间显著增加。此外,经过共同趋势检验、混合安慰剂检验与基于PSM-DID方法的稳健性检验,本文前述实证估计结果再次得到确认,证明结论可信度相对较好。 最后,本文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结论的基础上,就完善个人所得税制度提出建议:第一,渐进式引入家庭联合申报制度,通过改善家庭整体预算约束,增加劳动激励;第二,持续优化税前扣除规定,通过减轻个人在教育、住房等领域的经济负担,促进劳动供给增加;第三,探索建立家庭友好型财税优惠体系,通过强化经济支持与服务保障,充分调动劳动积极性。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