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历史街区更新 ——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收藏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历史街区更新 ——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基于空间正义视角的历史街区更新 ——以平江历史街区为例

作     者:王智瑶 

作者单位:浙江农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顾翠花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2[管理学] 1204[管理学-公共管理] 08[工学] 081303[工学-城市规划与设计(含: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813[工学-建筑学] 0833[工学-城乡规划学] 083302[工学-城乡规划与设计] 

主      题:历史街区 空间生产 空间正义 改造更新 苏州平江路 

摘      要:随着“存量更新政策展开,历史文化街区更新再次成为城市更新中的热门话题,但目前历史街区更新存在着逐渐精英化、绅士化的问题,原有市井生活空间被剥夺,历史街区更新逐渐演变成历史风貌型消费街区。本文围绕如何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价值观,打造宜居又安居的历史街区。基于空间正义理论,深入研究历史街区正义空间的表现,形成空间正义理论和历史文化街区更新的理论联系,在此基础上形成针对性的多层次更新策略,进行街区改造更新设计实践,促进可持续发展,注重人的发展。研究成果如下:(1)解读空间正义,并得到空间正义的特征与内涵,发现空间正义理论和历史街区更新的适配性和重要性,并提出基于空间正义的历史街区更新方法的可能性。(2)以平江历史文化街巷空间为样本,通过空间句法和访谈法、结合文献资料分析,从宏观、微观的物质环境以及微观社会空间三个角度出发,站在苏州古城全域以及自身内部街巷肌理和形态两个角度量化分析得出,其自宋朝起就一直保持着居住型为主的空间职能和街巷格局,得出生活在街区中的居民和其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是推动街区空间持续生产的核心动力。(3)选取三条整合度、协同度较好、具有典型街巷特征和空间文脉的街巷为样本空间,从制度、物质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角度进行更新改造设计实践,以营造社区场所,建立便捷安全的邻里空间为目标,遵循空间正义框架,主张政府、企业、社会主体、街道、设计师多元主体角度,坚持以人为本原则,针对空间节点从物质环境空间和社会关系整理方面进行更新提升,构建居民自治、邻里共恰的街巷空间。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