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想象与现实的交点:形象学视域下的《每个人的中国》 收藏
想象与现实的交点:形象学视域下的《每个人的中国》

想象与现实的交点:形象学视域下的《每个人的中国》

作     者:油宇清 

作者单位:喀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张海燕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203[文学-法语语言文学] 0502[文学-外国语言文学] 05[文学] 

主      题:《每个人的中国》 形象学 中国形象 想象 现实 

摘      要:《每个人的中国》是1965年法国女作家、记者卡特琳·文慕贝应中国政府之邀访问中国后创作的纪实文学,其突出特点在于作者并未被这一时期的西方政治主流话语所蒙蔽,而是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客观辩证的思维、历史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并在作品中全面展示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氛围、风土人情,从多方面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中国形象,是研究外国作品中中国形象不可多得的范本。在文慕贝的笔下,1960年代的中国被赋予了浓厚的理想化色彩和乌托邦意味,这里有廉洁奉公的领导人,有勤劳善良的人民,有焕然一新的政府,有欣欣向荣的城市,有和谐美好的社会关系,有公平正义的政治制度。作为比较文学形象学领域研究的“异国形象,《每个人的中国》一书的中国形象不是对中国现实的简单复制,而是融合了1960年代中国的现实、西方社会集体想象和作者主观感情的产物。 本论文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角度出发,立足于文本内部,结合历史、社会学科的相关知识对《每个人的中国》一书的中国形象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分析了其中国形象的成因并大胆地探讨了其价值。作为一部法国记者访问中国后创造的纪实作品,从文本内部来说,作品生动细致地描绘了1960年代中国的方方面面,为我们研究1960年代的新中国提供了第一手资料;从文本外部来说,《每个人的中国》一书为宣传正面的中国形象,消除西方国家的误会与偏见,促进中西方的文化交流与文明对话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在新时期建构中国形象,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提供了借鉴。 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阐释了笔者选择用形象学理论研究文慕贝笔下中国形象的原因,并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综述分析,从而明确本研究的理论和实际意义,并对主要的研究方法进行介绍。第二部分为正文,由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构成。第一章简单梳理了20世纪50-70年代西方视野中的中国形象,并初步整理了有关作者文慕贝访华经历的相关文献及其访谈资料,从而为下文研究《每个人的中国》的中国形象做好准备。第二章则具体分析了《每个人的中国》中的中国形象构成,包括中国人形象、中国城市、中国风物民俗,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了文慕贝笔下丰富、立体的中国形象,其中渗透着作者对中国的深刻见解,总体上是一种带有理想色彩的正面形象。第三章探讨了文慕贝笔下中国形象的生成机制,包括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整体面貌的巨大改观,作者对中国抱持的亲善态度,1964年中法建交之际法国人对中国带有乌托邦色彩的“社会集体想象,以及文慕贝主观想象与客观实证相整合的创作方式。这四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了文慕贝笔下中国形象的生成,这一形象表现出对作者对自身文化立场和群体价值观的颠覆,是一种乌托邦形象。最后,笔者在第四章探讨了文慕贝笔下中国形象的意义和价值,认为其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促进了中法之间的交流和对话,并为研究中国文化的现代化和全球化提供了借鉴。第三部分为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并指出《每个人的中国》的中国形象研究为深入理解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提供了案例,对于探索不同文明良性交流互动途径具有积极意义。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