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影像民族志视野下陕北说书的艺术形态研究 收藏
影像民族志视野下陕北说书的艺术形态研究

影像民族志视野下陕北说书的艺术形态研究

作     者:郭楚寒 

作者单位:深圳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刘琨

授予年度:2022年

学科分类:1303[艺术学-戏剧与影视学] 13[艺术学] 

主      题:影像民族志 陕北说书 影像表达 艺术形态 民族音乐 

摘      要:陕北说书是流行于陕西省北部地区的一种曲艺形式。传统的陕北说书演员以盲人为主,他们怀抱三弦、琵琶,使用陕北地区的方言说唱。2006年,该曲艺形式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一种文化的长期存在与发展,并不只是因为前人的丰硕成果,更在于当下人们对文化的新认知与新的突破。因此,陕北说书当下的艺术形态如何,关乎它的存在与发展。影像作为当代呈现和传播我国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已成为我们保护和传承一种传统文化现象有效、可靠的手段之一。近年来,大量以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为主题的影像纪录片出现在大众视野,其中不乏陕北说书的“身影。本文将结合影视人类学的相关理论,运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和网络调查等方法,探究当代陕北说书当下的艺术形态特征,以及所面临的困境,思考影像民族志作用于陕北说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本文首先通过影像案例,总结出陕北说书在不同空间呈现出多样化的艺术形态,分析了影像中表演空间、说书艺人、困境三个维度的表达策略。而后,笔者根据在榆林市榆阳区文化馆的实地考察,以及对五十多名陕北说书艺人的走访和问卷调查,总结出陕北说书所面临的现状与影像所呈现的境遇相符,即地区分散,艺人奔波、收入低等困境。另外,还通过“快手短视频平台分析网络影像中陕北说书的艺术形态特征,认为这一形式有拓宽说书的传播范围、为部分艺人带来新的收入渠道等优势,但同时也带来了如说书内容通俗化;陕北说书的重要传统伴奏乐器边缘化;陕北说书作为民间艺术的地域文化功能被消解等种种问题;最后,提出了构建陕北说书影像民族志的建议。在这个日益依赖于通过影像的交流与互动创造价值的时代,借助影像的力量,为陕北说书乃至其它中国传统音乐遗产的保存、延续和发展作贡献,或许是一条可行良策。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