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与建议

看过本文的还看了

相关文献

该作者的其他文献

文献详情 >郭金台诗歌研究 收藏
郭金台诗歌研究

郭金台诗歌研究

作     者:段伟 

作者单位:昆明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董雪莲

授予年度:2024年

学科分类:0501[文学-中国语言文学] 060204[历史学-中国古代史] 05[文学] 06[历史学] 0602[历史学-中国史] 

主      题:郭金台 明遗民 诗歌研究 湖湘文化 

摘      要:郭金台,本姓陈,原名陈湜,字子原,后因避难而冒郭姓,字幼隗,湖南湘潭人。弱冠时即以文名,崇祯初与同乡好友成立“岸花诗社。明亡后,中年时期的郭金台开始了动乱流离的生活,晚年方定居湘潭。根据相关文献的考证可知,郭金台生于明万历三十八年(1610),十二岁时遭遇家难交由郭家抚养,并改姓郭。《石村诗集》是郭金台各部诗集最终汇编而成的一部合集,目前所见版本有三个,皆为康熙刻本,收诗数量一致,但在藏版、序文等方面还存在些许差异。郭金台的诗学思想并不成系统,诗论主张散见于诗歌以及与友人书信往来各处,相关论述主要集中在对时代诗歌风气的反思与超越、对杜甫诗史的理解与建构以及对释教义理的借鉴与融合。观照郭金台的诗歌创作实践可以发现,其诗歌主要围绕着感时伤世、酬友赠答、山水闲情和怀古咏史四个主题。具体来看,郭金台的感时伤世诗凸显其对末世乱象的哀忧和对民生疾苦的悲痛。酬友赠答诗中可以清晰看到郭金台同遗民与贰臣群体的交际往来,而其所主持的“岸花诗社从结社的初衷上看,本身所赋予的使命和意义就相当有限。现保存在《石村诗集》中的山水诗多为郭金台中晚年所作,以《洞庭秋诗》和《衡游草》为代表。郭金台在创作《洞庭秋诗》时,在将目光投向了历代先贤的同时又将笔触伸向时事,而《衡游草》以其纪实与工笔显然区别于《洞庭秋诗》,更能凸显郭金台的风格。郭金台咏史怀古诗则主要是青年时期所作的《代古诗》组诗,“代言体的构思技巧、隐恶扬善的创作主旨和统一的叙事策略是其突出特点。对郭金台诗歌的诗学史意义分析参考章培恒先生论及的“古今文学演变视野,分别从时代性和地域性两个角度进行建构。从时代性的角度来看,可见郭金台诗歌主张与实践对遗民气节的彰显发扬、对遗民诗学的前后呼应和对遗民生态的深刻反映;从地域性的角度而言,其描摹湖南风土民情之貌的同时,亦包含着湖湘文化所突出的存经世致用之魂,展现出湖湘独特的地理与精神风貌。总的来看,郭金台诗歌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其中又以格律“乡土化和用典重见叠出现象最为突出。

读者评论 与其他读者分享你的观点

用户名:未登录
我的评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