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oot SP不同输送方式对根管充填效果的影响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导师姓名:冯剑颖
授予年度:2023年
学科分类:1003[医学-口腔医学] 100302[医学-口腔临床医学] 10[医学]
主 题:封闭剂输送 iRoot SP 根管充填 空隙 Micro-CT
摘 要:目的本研究应用不同根管内输送方式输送iRoot SP根管封闭剂,评估各组充填后的iRoot SP空间分布和根管充填效果,为根管治疗中封闭剂输送及根管充填提供临床参考。方法采用40颗因正畸治疗拔除的单根管下颌前磨牙。将离体牙截冠后根管预备至30#04锥度,3%NaClO、17.5%EDTA、2%CHX溶液行终末冲洗并干燥。根尖端半湿润棉球包裹后自凝塑料包埋固定,以模拟根尖周亲水环境。根据iRoot SP输送方式不同,将实验牙为5组,每组8颗。A组:K锉(21 mm#25,Dentsly,美国);B组:超声工作尖(P5 NEATRON,ACTEON,法国);C 组:螺旋输送器(21 mm#25,MANI,日本);D组:牙胶尖(Gutta Percha,30#04锥度,天津加发,中国);E组:输送头(In-novative BioCreamix,Vancouver,加拿大)。其中D组为阳性对照组,E组为阴性对照组。各组分别输送0.3 ml iRoot SP以完成根管充填,光固化树脂(Z350,3M,美国)封闭根管口。采用Micro-CT扫描根管充填后的离体牙根,经三维重建分析根管充填的体积空隙率,并计算距根尖2、4、6 mm处截面的空隙面积率。采用SEM(SU8010,日立,日本)分析观察距根尖6 mm处横截面空隙情况,及牙本质小管的充填情况。使用SPSS 22.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组测量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使用非参数检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比较五组样本间体积空隙率及面积空隙率的差异,Dunn s检验进行组间两两比较。1.从根尖至冠方12 mm根管内,五组体积空隙率存在统计学差异(H=27.474,P0.001)。K锉组(7.9%)、超声组(6.5%)、螺旋输送器组(2.5%)的体积空隙率均小于阴性对照组(8%)。螺旋输送器组的体积空隙率小于K锉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在距根尖2 mm、4 mm、6 mm处截面的面积空隙率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在距根尖2 mm处螺旋输送器组和超声组的面积空隙率小于阴性对照组,在距根尖4 mm处螺旋输送器组的面积空隙率小于阴性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3.电镜下可见横截面上各组iRoot SP与根管壁牙本质、iRoot SP内部均存在不规则空隙。阳性对照组iRoot SP内部空隙最少,牙胶与iRoot SP之间存在空隙。纵剖面上可见超声组、螺旋输送器组、阳性对照组iRoot SP进入牙本质小管且分布较广,其余两组iRoot SP仅进入部分牙本质小管。结论1.与单纯使用输送头输送iRoot SP封闭剂至根管内相比,采用K锉、超声工作尖、螺旋输送器等辅助输送的方法,均能显著提升根管充填效果;建议临床上采取的辅助输送方法按优先级由高到低分别为:螺旋输送器,超声和K锉;2.在采用封闭剂为主的根管充填技术中,以牙胶尖作为根充材料的核心仍然是必要的。